1 烽火守堡人民国十二年深秋,铅云如墨般压在华北平原上空,凄厉的雁鸣混着远处若隐若现的炮声,为庆坪堡笼上一层肃杀之气。
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军事要塞,在岁月与战火的双重摧残下,早已不复往昔威严。
坍塌的箭楼歪斜着身躯,枯黄的野蒿从裂缝中钻出,如同垂暮老者凌乱的白发;开裂的堡墙渗出青黑色的苔痕,宛如一道道渗血的伤口;镇守城门的石狮子没了往日的威风,剥落的鬃毛下露出嶙峋石骨,空洞的石眼直直望着灰沉的天空,似在无声控诉这乱世的残酷。
城墙根下,几个孩童追逐着捡拾散落的碎砖,清脆的笑声回荡在空荡的堡内,他们浑然不知,这些砖石里,藏着祖辈们戍边卫国的英魂。
深夜,老族长家那盏昏黄的油灯在穿堂风中摇曳不定,光晕里浮动的细密灰尘,如同未散的硝烟。
二十几位村民围坐在八仙桌旁,粗糙的手掌紧握着缺了口的粗瓷碗,碗中早已凉透的玉米糊糊表面凝结着一层灰白色的油膜。
老族长布满皱纹的手颤抖着握着烟袋锅子,重重敲了敲桌沿,铜烟嘴与桌面碰撞发出 “当啷” 声响,声音里满是焦虑与决然:“大伙睁眼瞧瞧!
东墙塌了半丈,西墙裂缝能塞进拳头!
去年流匪那仗,要不是堡子拦着,咱们的婆娘娃娃还能有活路?
如今不修,往后拿什么抵挡豺狼?”
他浑浊的老眼里泛起血丝,浑浊的目光扫过众人,似在等待一个答案。
角落里,寡妇周玉兰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她慌忙用补丁摞补丁的袖口捂住嘴,指缝间渗出点点暗红。
待咳嗽稍缓,她挺直脊背,眼神中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颤抖着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
周玉兰的思绪不禁回到三年前,丈夫为了保护村民,被流寇残忍杀害,临终前那一句 “护好堡子”,成了她活下去的执念。
“当家的走时攥着我的手,说堡子是咱的根。
这对银镯子,是我嫁过来时的嫁妆,当掉换些青砖吧。”
她的声音虽然微弱,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将自己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对镯子上。
镯子上刻着的并蒂莲图案在油灯下泛着微弱银光,那曾是她美满婚姻的见证,如今却要为了堡子而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