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霍去病汉武帝的女频言情小说《短剧通古今,祖龙功在千秋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北起北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你有遗憾吗?我本以为人生最大遗憾是“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后老才知道“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山海亦可平,难平是人心。我曾“错把陈醋当成墨,写尽半生纸上酸”又曾“错把陈墨当成醋,喝尽半生心里苦”终是“错把墨醋两相掺,半生苦涩半生酸”可是同学们,没有人不喊疼。即便是盛世长安三万里,不可处处写进了遗憾吗?贞观年间,李世民露出惊喜之色,看着身边的诸位大臣,带着一些希冀道。“不知道这盛世长安三万里,说的可是孤的长安?”李世民话音落下,台下立马有大臣高声道。“自陛下御极以来励精图治,灭东突厥、吐谷浑、高昌,武功盛极,历朝历代无人可比,再加之百姓安居乐业,仓禀富足,这盛世长安三万里,说的定是咱们无疑。”闻言,李二风心中暗爽,眼睛都眯了起...
《短剧通古今,祖龙功在千秋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你有遗憾吗?
我本以为人生最大遗憾是“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后老才知道“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山海亦可平,难平是人心。
我曾“错把陈醋当成墨,写尽半生纸上酸”
又曾“错把陈墨当成醋,喝尽半生心里苦”
终是“错把墨醋两相掺,半生苦涩半生酸”
可是同学们,没有人不喊疼。
即便是盛世长安三万里,不可处处写进了遗憾吗?
贞观年间,李世民露出惊喜之色,看着身边的诸位大臣,带着一些希冀道。
“不知道这盛世长安三万里,说的可是孤的长安?”
李世民话音落下,台下立马有大臣高声道。
“自陛下御极以来励精图治,灭东突厥、吐谷浑、高昌,武功盛极,历朝历代无人可比,再加之百姓安居乐业,仓禀富足,这盛世长安三万里,说的定是咱们无疑。”
闻言,李二风心中暗爽,眼睛都眯了起来,颇有些得意。
这大臣一番话着实说到他心里面去了。
自他登基到现在,大唐在他的带领之下已经彻底稳定了下来。
对外战争持续胜利,动辄灭国,对内政治清明,任用贤才,民众安居乐业。
虽然在唐以前,也有不少朝代也同样将长安作为都城,但是他自信,自他之前,长安再也没有向如今这般昌盛过。
这盛世长安三万里,他所治理的长安,应该算的上吧。
就在得意之际,魏征拱手站了出来,冷声道。
“陛下万不可骄傲自满,当时刻怀有谦虚警惕之心,虚怀若谷,切不可让我大唐走上的隋朝的老路!”
李二凤拳头硬了。
魏征这个老杂毛!
每次总要在朕得意的时候出来扫兴!
李世民冷哼了一声,“自朕御极以来,夙兴夜寐,一刻也不曾懈怠,诸位也都有目共睹。”
“这盛世长安三万里,孤的大唐如何当不得!”
魏征丝毫不让,当然他的心里面是承认的,圣上这些年来确实干的不错,文治武功都大有建树,不亚于古之圣君。
但陛下这人有时候就是比较容易骄傲自满,特别是最近这两年,因为国内承平,陛下懈怠了不少,已经有一些沉迷享乐的苗头。
他魏征定然要狠狠的让陛下惊醒。
“先不说这盛世长安三万里说的是不是咱们,陛下难道没听到这天幕后面所言,即便是盛世长安三万里也有遗憾吗?”
“如这天幕所言真的是陛下您治下的长安,那更应该警醒,将这遗憾避免,如何之?”
李二风挥了挥手,感觉头痛的要命,这老杂毛说的也不无道理。
天宝年间。
李隆基享受的喝过杨贵妃喂过来的美酒,满脸的醉意,哈哈大笑站了起来。
“爱妃,这盛世长安三万里,说的定是孤的长安了。”
“哪怕是太宗治下的长安,跟孤相比,那也是远远不如。”
这一刻的李隆基脸上虽已掩盖不住苍老,但眉宇之间那股得意,却无论如何也遮掩不住。
他确实有资格得意。
自神龙政变以来,大唐在他的带领之下,走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他自信哪怕是太宗也远不如矣!
高适蹉跎半生,暮年得志,不遗憾吗?
李白潇洒肆意,空有大鹏之志却沦为阶下囚,最终了然一生,不遗憾吗?
少年杜甫惬意灵动,却最终只道,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不遗憾吗?
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一切都在变化且都难遂本心
就像人字有两笔,一撇写进前半生,写的是执着
一捺写的是后半生,写的是释怀
我们要做的是“心有山水不造作,静而不争远是非”
且停且忘且随风,且行且看且从容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最后愿大家千山暮雪,海棠依旧,不畏岁月惊扰,平添忧愁
开元年间。
李白和高适沉默的对视了一眼,均是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彼此之间的惊愕。
高适沉默半晌,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劝慰自己的好兄弟,只得端起酒杯看向李白。
“李兄,还请莫要太多介怀,这天幕也言,你有大鹏之志,将来定有一番作为。”
“砰~”
李白拿起酒杯跟高适砰了一下哈哈一笑,随后手作剑指点向天际。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大鹏终是折断了翅膀,落进了北海。”
“好一个千山暮雪,海棠依旧!”
“彩!”
“来,喝!”
高适看着释怀的李白,心中的担忧稍缓,“好,喝!”旋即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高三十五啊,高三十五,我就说你这胸中的锦绣,总有脱口而出的一天,虽暮年得志,但也远强于为兄。”
李白看着高适也是宽慰了两句,他自是知道自己这位好兄弟胸中的满腔抱负。
暮年得志...暮年得志....
岂不是说这前半生的大好岁月都白白蹉跎了。
“可惜了子美不在,不然为兄真得好好问其一番,何为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了,哈哈哈哈。”
李白和高适相视一笑,默契的端起酒杯朝远处遥举。
“敬子美。”
也就在他们对饮之时,一阵骚动传来。
“敢问是李白兄和高适兄否?”
没等李白和高适反应过来,酒楼之中,一大群人挤了过来不断恭维起来。
笑话,什么遗憾不遗憾的先不说,这可是天幕都提及到了的人物!
这要是不趁这个机会好好拉拉关系,那才真叫做蠢如猪。
要是交好了这两位,说不定未来说不定也有被天幕提及的一天!
眨眼间,开元年间的李白、高适、杜甫的名号便名扬天下。
那住在兴庆宫的李隆基,也是派人来寻。
自唐以后,无数的古人听到这几个人的名字后也是一阵愕然。
这三个人他们熟啊,可太熟了。
有人在为李白他们几个感到遗憾,也有人好奇为什么天幕会提到他们几个,也有人在兴奋,既然这几位会被提到,那么自己是不是也有机会被天幕提及的一天。
各朝各代。
无数人都怀着各种不同的心情,注视着这个沉寂已久的天幕。
就在天幕光芒散去之后,出现在他们所有人眼前的是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房间出现在他们眼前。
而在房间的床榻上,一个少年人正睡的正香。
看到天幕终于出现变化后,嬴政的眼中闪过一抹愕然,强自镇定的表情都有些绷不住了。
不是,等了半天,就给我看这?
“难不成这便是天上的仙人不成?”
有大臣双目失神的看着天幕喃喃自语。
“这仙人看着跟倒是跟我们也没什么不同,就是这头发怎么是短发?”
“这房子怎么这么小,仙人就住这么大点地方吗?”
“不过这屋内的摆设许多东西完全看不明白。”
众多王公大臣一边死死注视着天幕,一边跟身边的同僚窃窃私语着。
朱棣看着天幕上酣睡的少年,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下来。
管他是谁,不是咱爹就行!
在这一刻,无数百姓也纷纷盯着天空,许多人都瞪圆了眼睛,但不敢说话,生怕胡乱言语引起了仙人的怒火。
但也有不少胆子大的小声议论了起来。
“仙人长的真好看呀,你瞧瞧这眼睛,这鼻子,怎么就生的这般好看呢。”
“你这小妮子真的是什么话都敢说,你也不怕仙人怪罪。”
“你还说我,你瞧瞧你,脸都红了,莫不是惦记上了仙人吧。”
“你这狭促鬼,看我不撕了你的嘴~”
历朝历代,无数姑娘小姐窃窃私语不断议论着。
原本说话还比较小心,发现并不会引起这神迹怪罪之后,胆子也大了起来,各个小媳妇更是荤素不忌的议论了起来。
作为女子来说,有地位有身份的女子,能见到外男的机会屈指可数,此刻陡然见到这样一个浓眉大眼的少年郎,私底下自然是一番分说。
而可以抛头露脸的普通女子,能够见到的男子也无非就是身边的一些农户子,像天幕上这般干净帅气的少年郎可不多见。
“哈哈哈,去病,你看这仙人眉眼之间的神采,跟你倒有几分相似。”
刘彻仔细打量了几眼霍去病后又道,“嗯,你比这少年郎黑了几分就是。”
霍去病毫不在意笑了笑,“臣这两年骑马打仗,确实黑了不少。”
李世民捋了捋自己的胡须,“这少年郎如果真是天上仙人,也不知道这天幕显现的这一幕是何用意。”
各个时空之中,无数人针对眼前天幕出现的一切各种讨论。
有人在好奇这天幕之中出现的少年郎是否真的是仙人,有人在研究这房间里面的各种器物,也有精通丹青之术之人,将眼前出现的一切全部画了下来。
也就在他们目不转睛观看的时候,天幕之中的这个少年郎终于醒了过来。
这一次他们就看的更来劲了,对于这天幕之中出现的这一切他们实在有太多疑问了。
林齐在睡梦之中迷迷糊糊的醒了过来,只感觉有什么毛茸茸的东西在自己的脸上划来划去,随后就感觉胸口一沉。
“嗷~嗷呜~”
林齐偏过头,一个圆滚滚大脑袋的猫咪出现在眼前,刚刚自己脸上毛茸茸的感觉是这猫咪用爪子在扒拉他的脸。
转过头一看,胸口处还压着一只。
似乎是感觉到了他的注视,他胸口处的这只猫看了他一眼,起身伸了一个懒腰,随后挤了过来,张嘴不停的喵喵喵的叫了起来,感觉骂骂咧咧的。
“别扒拉我了,起开起开。”
林齐抓了抓头发,掀开被子下了床,拿出手机看了一眼时间,已经快中午十二点了,一觉足足睡了十来个小时。
随意找了一件外套穿上后,林齐目光落在了身前蹲坐着的两只猫身上。
是了,想起来了,这前身是养了两只猫的。
一只美短,一只曼基康乳白色的矮脚猫。
美短的名字叫五一,矮脚的那只叫六一。
“嗷~嗷~嗷呜~”
五一跳到了他的腿上,六一腿短,蹦跶了一下没跳上来,急的就差要说话了。
林齐这才想起来,昨天晚上到现在似乎没有喂他们东西吃。
起身,本来想先给自己弄点吃的,但看着这两只猫急的要死的样子,想了想,还是先找点粮喂给它们,叫的跟要吃人一样。
猫的话,应该是要吃猫粮的吧。
林齐思索了一下后,打开了一个柜子,里面满满登登塞满了各种猫咪用品。
而在他动作的时候,两只猫也围着他不断移动。
“叮叮当当~”
随着猫粮倒入猫碗的声音响起后,五一和六一就如同饿死鬼投胎一般冲到了猫碗前,将头埋在猫碗里哼哧哼哧的吃了起来。
“还挺乖的嘛~”
林齐笑着摸了摸它们的脑袋,这两只猫此刻眼前只有猫粮,对于他的抚摸停顿了一下后,就不管不顾继续吃了起来。
“嚯,这两崽子还挺能吃,难怪这么胖。”
林齐看着这两猫脑袋大屁股肥的样子,拍了拍它们的屁股后站了起来。
虽然突然之间穿越让他现在还是感觉有点不太真实。
不过事已至此。
先吃饭吧。
打开冰箱看了看,先是煎了两个鸡蛋,又炒了一碗辣椒炒肉,下了一大把面条后,一大碗香喷喷的辣椒炒肉拌面就新鲜出炉了。
“呼哧呼哧~”
“香~”
林齐扒拉两大口面,又拿了一瓣蒜咬了一口,碳水带来的满足感让他的神情都舒适了起来。
这俗话说,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这辣椒炒肉拌面,再剥上几颗蒜的滋味,真的是谁吃谁知道。
而就在林齐吃的正香的时候,正在观看天幕的古人也是炸开了锅。
对于那些个大地主官员,王公贵族来说,林齐这吃的倒也没什么。
关键是他的举动实在是让他们看不明白。
不用柴火只要轻轻一扭就能冒出火的灶台,轻轻一拧就能流出水的水龙头,简直是让他们大开眼界,看什么都感觉十分新奇。
“那天上的东西都是何物啊,怎么一扭就能冒出火来,实在是神奇。”
刘邦随意的蹲坐在大殿外面,看着天上的画面啧啧称奇。
“子房啊,你看出什么名堂出来没有?”
张良笑了笑道,“臣也不知,不过看起来应该是天上之人的生活方式吧。”
“看起来倒真是方便。”
随后他转过后看向身后之人,“都记下来没有?”
此刻张良身后赫然坐着十几个人,望着天幕奋笔疾书,手中的笔都挥的冒烟了。
“文字方面都记下来了,但画还需得一段时间。”
张良点了点头,“务必一丝不漏,全部记下来。”
“诺!”
“看起来真香啊,也不知道这碗汤饼究竟是如何滋味,看的乃公都有些饿了。”
刘邦拍了拍肚子哈哈大笑了两声后吩咐道,“给孤也上点汤饼上来。”
“哇,好可爱的狸奴,娘,我也想要这样的狸奴。”
许多富家孩子还有小姑娘们看着天幕中两只可爱的狸奴,心都要化了,纷纷吵闹了起来。
“你不是有狸奴吗?”
“可是我的狸奴看起来没有天上的好看。”
“别吵了,再吵就揍你,你想要,你老子还想要呢。”
“呜哇哇~”
也有无数黔首看着大口吃面的林齐,在大口的吞咽着口水。
“额的娘咧,这什么样的人家才能这么造啊,果然是仙人啊,皇帝老子家也不敢这么吃吧。”
也有农户咽了咽唾沫,“这可都是上等的精粮,这一顿就全吃光了,还有那好些肉,日子不过了啊。”
“娘,我也想吃肉,我也想吃面。”
许多衣衫褴褛的小娃娃,直勾勾的盯着天幕,满眼的渴望,有些还跟着林齐一起,林齐吃一口,他们也便张嘴咬一口,似乎这样就能透过天幕吃到这碗面了。
“娘,我饿.....”
“多喝点水,喝点水就不饿了。”农妇低下了头不想再多看,端来一碗水给孩子喂下后自己也喝了一碗。
还不到吃饭的点,现在吃了,晚上就没的吃了。
许多黔首还有孩子纷纷跪了下来,祈祷天上的仙人能够赏他们一口饭吃。
“哈~嗝”
一大碗面被吃了个精光后,林齐坐到了电脑桌前,手中还拿着一罐百事满足的喝了一大口,随后打了一个气嗝。
这可乐还得是百事才行,可口,狗都不喝!
林齐将可乐放在了桌子上面,这2.5一罐的听装可乐,第一口就值2.49!
大明。
某位大明战神看着天幕若有思索。
这被排在了前三的三位皇帝,都在武功上赫赫有名。
这也就是说,想要成为厉害的皇帝武功一定要有建树才行。
是了,一定是这样。
想到这里朱祁镇不再犹豫,“王大伴,召集文武百官,这一次打瓦剌,朕要御驾亲征!”
王振脸上露出一抹笑意,“陛下英明神武,颇有太宗之风,这一次御驾亲征定能将陛下的名号威加海内!”
朱祁镇十分认同的点了点头,他朱祁镇当有祖父之后。
想到这里,他的目光遥遥看向北方。
他一定要追寻他祖父的荣光,亲眼看一看那瀚海是何等的风景!
西汉初。
刘邦对着天幕手舞足蹈了起来。
“娥驹,你看到没有,乃公的后人被天幕称作汉武大帝!”
“真想看一看这后辈是何等的风采,竟然能跟始皇帝相提并论。”
“彩!”
吕雉看着刘邦这副放浪形骸的样子也不意外,更没有任何生气。
这么多年下来她早就习惯了,更或者说,比这更恶劣的事情她已经经历过不少。
她对这个男人,心已经死的差不多了。
这几天倒是因为这天幕的缘故,才每天在一起。
她看向刘邦问,“六个名额,已经去了三个,你就不好奇,不担心这六个名额中没有你的一席之地吗?”
“被自己的后辈给比下去就没有什么想法?”
刘邦哈哈大笑了起来,“乃公要担心什么,这后辈再如何了得,算来算去还不是乃公的孙子。”
“将来到了地下,他还能不跪乃公不成。”
娥驹看着如此豁达的刘邦,骤然失笑的摇了摇头,心中难得出现了一抹温情。
或许就是凭借着这副心态,这个浪荡的男人才能笑到最后,一统了这万里河山吧。
刘邦没有说谎,他的确不在意,自己给自己打着节拍,看着天幕放声的唱起歌来。
三国时期。
刘备看着天幕之上汉武大帝胸中满怀激荡!
“后世子孙刘备叩拜先帝!”
刘备说着跪拜了下来,一旁孔明、关羽等一众人见状也立马跪了下来。
毕竟眼前的这位皇帝可是他们汉家先帝中,赫赫有名的汉武大帝刘彻!
许昌。
皇宫之中,汉献帝刘协看着天幕眼眶之中满含泪水。
“先祖,后世子孙不孝,竟让我汉家天下到了如今这般地步,臣更是如一介傀儡一般被肆意操纵。”
“祖宗啊,奸臣逆子要夺祖江山了,臣无能让祖宗蒙羞了,您要是在天有灵的话,睁开眼睛看看,降下天罚灭了这群乱臣贼子啊!”
丞相府中,曹操看着天幕心中百感交集,心底间一阵阵恐惧在不断袭来。
这昭昭炎汉四百年,如果武帝真的显灵,看见他们的所作所为,他都不敢想象自己会是何等下场。
不要说不可能,天幕这等东西都出现了,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不过曹操毕竟是一代枭雄,事已至此,再多想已然不用。
再说了,他乃大汉忠臣!
这天下糜烂至此,如果不是有他,还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江东,孙权也是一阵恐惧,如果武帝真的有灵,那么他们所有人都是乱臣贼子!
第四位僧皇帝
开局一个碗,力挽狂澜,北伐成功第一人!
紫金山巅建元洪武,一字不识通六经,收复燕云十六州!
他就是得位最正的帝王之一,洪武大帝明太祖——朱元璋
大明洪武。
“爹,您看到没有,这上面说的是您,您排第四!”
朱标满脸兴奋的看着自己的老爹。
朱元璋此刻嘴角忍不住疯狂上扬,“这天幕还是很有眼光的吗,咱排在第四位当之无愧。”
他这一生饱受磨难,尸山血海的闯了过来,走到了今天这个位置,朱元璋心中自然有他的一股傲气。
“可是爹您刚才不是还说这天幕瞎了眼,把始皇帝排在第一位。”
朱元璋眼眸一抬,“怎么老四啊,看来你对你爹是第四位不满了,要不要这个皇帝咱让给你来当?”
朱棣讪讪笑了一下,“儿子哪里敢有这个念头。”
朱元璋冷冷的看了一眼朱棣,“你最好是!”
随后他又看向了其他几个儿子,“老二、老三、老五、还有你老六,虽然你们都知道,但今天趁着你们在这里,咱再把话跟你们说明白了。”
“咱的这个位置,是留给你们大哥的,你们最好连想都不要去想。”
“谁要是不服你们大哥吗,敢私底下搞点什么”
“不要怪咱不讲父子情分!”
朱元璋这番诛心之言让在场所有人全部噤若寒蝉,空气都仿佛冻结了起来。
他一双虎目在自己自己这几个儿子身上一一扫过,似乎想从他们脸上看出点什么出来。
“爹,您这话说到哪里去了,孤这几个弟弟都是好的。”
朱元璋露出笑容,仿佛刚刚一切都是幻觉,“行了行了,都起身吧,你们几个也不要怪爹把话说的这么重。”
“早些年咱在外面打仗,这家里面里里外外都是你娘和你大哥操持着,这才让咱可以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在外面拼杀。”
“你们可以说都是你大哥看着长大的,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不能做,心里面要有数。”
朱元璋目光看向了朱标,眼前这个他一手培养出来的继承人,哪怕不提感情,朱标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
忽然,朱元璋放声大笑了起来,他看着天幕忽然想到了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排在他前面的这三个皇帝,嬴政、李世民、刘彻,虽然雄才伟略,功绩斐然。
哪怕是他朱元璋也被天幕排在了他们之后。
但是有一点他绝对要强过他们!
那便是对于太子,对于帝国继承人的培养!
“爹,您在笑什么?”朱标不解。
朱元璋拍了拍朱标的肩膀笑道,“标儿,你看看这天幕上列举的三位皇帝,无论他们是如何厉害,但是他们三个人加起来都凑不出一个太子!”
“但你爹我就不同了,咱有你这么一个好儿子,就这一点,爹就比他们强!”
“爹相信,你以后坐了咱这个位置,一定做的不差!”
朱标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随后笑道,“爹你何时也变得如此狭促了。”
这一刻朱元璋笑的十分得意。
大怂。
宋太祖赵匡胤有些不开心了,他终结了这五代十国几百年的乱世,连个前四都评不上吗?
嬴政、李世民、刘彻也就罢了,确实厉害,但这朱元璋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明朝又如何比的了他的大宋。
天宝年间,李隆基将手中的酒杯摔在了地上。
“什么狗屁朱元璋,我看是猪发瘟!”
他自认为他做的不比太宗要差,怎么前四都排不上,这第五总该是他了吧。
第五位痞皇帝
大丈夫当如是,麻雀赢了凤凰,自带魅魔技能
人可以输一百次,但一定要赢最后一次,然而他却从头赢到尾
他就是布衣出身,斩白蛇起义的汉高祖——刘邦
第六位光武帝
天降陨石,击溃王莽数十万大军,他一路高歌猛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兴复大汉,建立东汉
他便是人送外号位面之子,大魔导师的汉光武帝——刘秀
“哈哈哈,你们听到没有,乃公排在第五,咱的大汉后面还有一位排在第六。”
刘邦蹦了起来,指着天际对身边所有人高喊道。
他对于天幕给他的这个痞皇帝的称号没有任何意见,反倒是觉得还挺恰当的。
“臣等为陛下贺!”
张良、萧何对视了一眼后,彼此都露出了笑意高声道。
天佑大汉!
他们自然明白光武是何含义,在未来的某一天,大汉濒临衰亡之际,再次承接天命。
果然天命在汉!
王莽新朝时期。
正在跟刘秀作战的王莽军队,看着眼前忽然亮起的天幕,眼神之中骤然一阵惊恐。
不是吧,你又来!
有完没完了!
你是老天爷的儿子吧!
刘秀军队。
看着因为天幕复苏,而忽然溃败的王莽军队。
一众将领士兵,看着刘秀的眼神一片火热,仿佛看到了天人在世!
但此刻骑在马上的刘秀,看着众将士的眼神却是一阵懵逼。
“不是,你们这么看着我做什么,这真跟我没关系啊!”
“是是是,您说的都对。”
众将领闻言,心中一阵了然。
此等夺天地造化之术,不能于外人知道他们自然理解。
要说一次是巧合他们信,次次都是巧合那才是有鬼了。
“行行行,你们爱怎么想就怎么想。”
刘秀也直接摆了,主要他也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去解释了。
难不成孤真有天命在身?
此刻,看着天上光彩夺目的天幕,刘秀自己也有些怀疑了。
三国时期。
荆州。
“大哥,天上那怪东西好像有动静了!”
屋外,一豹头环眼,煞气逼人的汉子推开门走了进来。
“三弟,不得胡言,这神迹岂可随意称呼。”
刘备没好气呵斥了一言张飞后,看向了堂内居于案牍之后容貌甚伟之人。
“军师,不如咱们一同出去看看如何。”
此刻,诸葛亮已经将案牍上的竹简收拾好站了起来。
“可。”
走出屋外,诸葛亮看向了天空,这些天哪怕是他纵观天象,对于这天上忽然出现的天幕也是毫无头绪。
值此危急存亡之秋,此物出现也不知道会引起如何骚动。
许昌。
“保护主公!”
看着天上忽然发生的动静,许褚一把将曹操拉了过来护在身后。
“你这莽夫,给孤滚开一点。”
曹操揉了揉自己的额头后,瞪了一眼许褚,将其推了过去。
这么大力做甚,孤的头差点都给磕破了。
“随孤出去看看!”
新野。
孙权也同样得到了消息目光看向了天幕。
.....
大唐,贞观四年。
“走,随朕出去看看。”
接到通报后的李世民大手一挥,带着文武百官走出了屋外。
不久前发生的灭东突厥之战结束,给他带来了白马之盟耻辱的东突厥被一战灭之,不仅如此,他们的颉利可汗也被抓到了长安。
看过了颉利可汗献舞,一扫奇耻大辱的李世民此时的心情显然十分不错。
李世民背着手看着天穹之上,光彩夺目的天幕显得有些神采飞扬。
虽然国内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治理,但此刻的李世民心中却没有任何对未来的迷茫,满心的壮志凌云。
他自信在他的带领之下,大唐将会走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会证明给他爹看,会证明给世人,后世人看。
玄武门之变未曾有错!
他李世民才是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最合适的人选!
.....
宋朝。
正在高粱河飙车的赵光义,被苍穹之下忽然亮起的天幕给吓了一跳。
好悬没有直接从驴车上飞了出去。
好在他车神的名号也不是浪得虚名,很快就又把控好了方向。
但这偏离的轨道,却让一支箭不偏不倚的射在了他的屁股之上。
“啊,痛痛痛痛!!朕的屁股中了一箭!”
.....
大明洪武五年!
应天府。
“标儿,快来快来,那天幕终于亮了。”
朱元璋不由分说,一把拉住了自己的好大儿来到了屋外。
“好家伙,咱等了了这么久,这玩意终于有点反应了。”
“父王,爹,你慢一点。”
朱标满脸无奈的看着兴奋不已的朱元璋。
“刘伯温那老王八蛋,还说什么学究天人,咱命令他研究这天幕。”
“他倒好,整整三个月什么都没有研究出来,依咱的看法,就应该砍了他,治他一个欺君之罪!”
“爹,你又来了,咱们不是都说好了不提这茬了嘛。”
朱标抿了抿嘴,感觉有些心累,也不知道为什么爹就是看刘先生如此不顺眼。
找着个由头就想发难。
要不是娘拦着,刘伯温尸身都要凉透了。
“不提就不提。”朱元璋目光落在朱标身上,虎目之中难得闪过一抹温和。
他这一生受尽了苦难,经历了无数的生死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到了如今,也唯有他的妹子和他的好大儿朱标能够触及到他心底里面最柔软的那部分。
朱标目光看向了苍穹,眉宇之间有些许的忧愁。
未知事物的出现本就让人难免心底担忧。
更何况他还是这新生大明朝的太子,对于许多事情自然就想的更多了。
似乎是看出了朱标心底的担忧,朱元璋凝声道。
“标儿可是在担忧天幕?”
朱标点了点头,如果是在其他人面前,他自然会掩饰自己内心所想,但在自己的父亲面前,他无需任何隐藏。
“爹说的不错,咱们大明建国才没多久,北方那边蒙古也没有完全平定,国内也满目疮痍,处处都要治理。”
“这天幕此时出现,儿臣实在不知对我大明来说是福是祸。”
“万一有心人利用这天幕,必定再起动乱,儿臣这心实在难安。”
朱元璋摸了摸朱标的头朗笑一声,看向天穹的目光悠悠,像是在回忆什么。
“想当年,你爹但凡有一晌薄田,一口饱饭吃。”
“这世上便不会有朱元璋,取而代之的便是一个整日在田间劳作,伺候田地,安分守己的朱重八。”
“可元廷无道啊。”
“咱永远都记得咱十六那年,那一年初六咱爹死了,初九咱兄弟也死了,十九咱娘也没了。”
“短短一个月内,咱没了全家。”
“咱爹咱娘,咱的兄弟,你的大伯叔叔他们都是活生生饿死的。”
“可恨的是,咱连块埋爹娘的地都没有。”
“而自那以后,咱也沦为了乞丐,每日捧着一个碗乞讨为生。”
明明说着如此伤心往事,朱元璋的脸上却满是平静,仿佛刚刚说的并不是他自己的事,而是别人的故事。
“爹。”
朱标心中一阵酸涩,握住了朱元璋的手。
他虽然知道自己爹以前过的苦,但也没想过竟然这么惨。
这还是他第一次听他爹如此详细的讲他过往的那段时光。
面对儿子的安慰,朱元璋洒脱一笑。
“等到了十九岁那年,咱终于找到一块地,出家当了和尚,为的就是能有一口饱饭吃。”
“安定的生活过了没多久,谁曾想,寺庙也没有余粮,咱又被迫下了山。”
“那些年里,爹见惯了那些元人是如何欺压咱们汉人的,见惯了那些官僚是如何剥削百姓的。”
“元人欺负咱们百姓,汉人的官员也没有把咱们当人看。”
“这样的朝廷,这样的世道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索性咱就投了军,用咱手中的刀,杀出一个郎朗乾坤出来!”
说到这里,朱元璋冷笑了一声,扑面而来的腥风血雨压的让人胆寒。
最直面这一切的朱标这一刻即便知道眼前之人,是最疼爱自己的爹,也是忍不住冷汗直冒。
“咱自己也没有想到,咱有一天竟然真的能坐了这万里江山。”
朱元璋倏的拔出刀来看向天际。
“标儿,你无须担忧,天塌下来,有你爹在!”
大明永乐年间。
刚刚造了自己好大侄儿的皇位的朱棣,看着天穹脸色阴晴不定。
“爹,不会是你显灵了吧。”
“爹你明鉴啊,这反真不是儿想造的呀!”
说真的,哪怕真有神仙显灵朱棣都一点不带怕的。
但天不怕地不怕的朱棣,有一个人却能够让他打心眼里害怕。
那就是他爹,明太祖朱元璋!
说实话,哪怕今天坐在了这个位置上。
朱棣也没想过,事情怎么就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真所谓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大哥还在的时候,他虽然心底里面偶尔有幻想过有朝一日能坐在这个位置上。
但那也仅仅只是幻想而已。
谁心底还没有一个梦呢。
但他心底却从来没有一刻有想过,去造他大哥的反!
扪心自问,别人先不谈,他大哥朱标坐这个皇位,他心底里面是服气的!
哪怕是到了后来,他的好大侄,朱允炆那个小兔崽子坐上了皇位,他心里面虽然不服。
但也没有说要造反的念头。
那么事情究竟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呢?
或许是当年知道湘王自焚的那一刻。
又或许是在猪圈里面装疯卖傻的那些日子。
想到这里,朱棣的心瞬间如钢铁一般寒冷,哪怕这天幕真的是他爹显灵了,大不了就跪下来认错!
有什么了不起!
....
各朝各代之中。
无数人看着这天幕中的言论均是乐开了花。
上面所讲述的秦二世、还有商鞅他们可太熟了。
同样,经过了几个视频的洗礼,有不少聪明人也都已经反应了过来,这天幕之上并不是什么仙人,而是来自不知道多少年之后的后世之人。
不过哪怕心里面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但不少人还是将林齐当做仙人看待。
毕竟这样的手段,就算不是神仙,也如神仙大差不差了。
林齐嘴角带着笑容不断在评论区中浏览着。
不得不说,有时候看评论区的时候,比看视频还要搞笑。
“即便是奋六世之余烈,秦始皇千古一帝也是当之无愧。”
林齐将身体往后背一靠,颇有些唏嘘的感慨道。
不要以为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最后一统六国全部都是靠了先辈的功绩,而嬴政在其中好像是单纯捡了先辈的漏,有一个好家底才完成了千古伟业!
如果这么想的话那可就太贬低嬴政了。
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时间纷乱不止,列国之间没有一刻没有停止攻伐。
而在这悠悠五百年的岁月中,并不是只有秦才有这个机会将天下拿下来。
其中齐国、晋国、楚国在属于他们辉煌的历史节点中,同样有这个机会。
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并没有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这里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但说到底他们还是没有做到!
菜就多练!
六世的积累是嬴政能一统六国的客观条件,而不是必然因素。
换了别人坐到了嬴政那个位置真的能够一统六国吗?
不提别的,光是吕不韦那一关都难过。
而嬴政亲政之后,真正统一六国严格来讲只花了十年的时间!
而比起六国,嬴政更让人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其统一六国之后实施政策!
废分封、采取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这些政策才真正将嬴政推上了千古一帝的位置上面。
在嬴政之前,采取分封制的周朝,可是有着将近800年的历史。
而废分封,采取全新的制度,未来如何却没有人敢说。
但他就是做了!
这便是秦始皇,终结了战国几百年的战乱,一扫六合,完成一统的狠人。
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开启了封建时代,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废分封、行郡县、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建长城,北击匈奴、南平百越。
被世人尊称为祖龙的千古一帝嬴政!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
即便到了后世,有无数人喜欢他,但同样亦有不少人反感他。
但是非功过任人评,无论谁却也无非忽视他的功绩。
挨个把华夏历史中的皇帝提溜出来排个遍。
前二也总有祖龙的一席之地。
更或者说,在更广泛的大众认知之上,这第一的位置,唯有也只有是祖龙坐在这里,不可动摇!
“臣为陛下贺!”赵高脸上带着笑意高声道,“陛下您请看,就连这天上仙人也都承认了陛下您的功绩,说您是千古一帝。”
“吾等为陛下贺!”
众人公卿大臣也同样朗声道。
这一刻他们的心中无比激荡,这天上仙人都说他们的陛下是千古一帝,看以后谁还敢说陛下是暴君。
想必这乱臣贼子看了这天幕也该心有戚戚,不敢再有丝毫造次了吧。
咸阳城内,无数老秦人看着天幕也是与有荣焉!
没听到这天生的仙人说的话吗,他们的陛下是千古一帝!
“风”
“大风!”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随后声音越来越大,不断汇聚,最后响彻了整个咸阳城!
声音之大震耳欲聋,一直传到了王宫之中。
众多秦国大臣们挺着胸膛,满脸的自豪,这便是他们的大秦!
而那些个六国遗族这一刻也不得不装出一副高兴的样子,心中却在骂这天上仙人瞎了眼。
就这个暴君竟然还能算的上是千古一帝!
简直是没天理!
嬴政强压住了嘴角的笑容,他确实认为自己干的还不错。
不然也不会说自己功盖三皇、德兼五帝,给自己首创了一个皇帝的称号。
往日里他听到的夸赞已经太多了,已经到了波澜不惊的地步。
但这来自天幕之上的仙人的夸赞,显然分量格外不同。
此刻嬴政的心底正在暗爽,刚刚因为天幕调侃的阴霾一扫而空。
刘邦端起酒盏对着天空遥敬了一杯,秦始皇这千古一帝他是认的。
不久之前刚给自己下了轮台罪己诏的刘彻,看着天幕内心惴惴不安。
他这一生做对了很多,也做错了不少,也不知后人会如何评价他。
他刘彻能否当的上千古一帝的称号。
大隋开皇年间。
杨坚此刻也同样在思索自己能不能评个千古一帝。
他结束了那个纷乱的时代,将这天下重新一统,这功绩就算比不上始皇帝,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吧。
大怂。
刚刚在泰山封禅完的宋真宗,十分得意的看着自己身边的一众文武百官。
“定功论绩,朕应该可以算的上是千古一帝吧。”
台下众多大臣嘴上称是,心底却是暗骂了一声不要脸。
要是评个厚脸皮千古一帝,官家应该可以榜上有名。
洪武年间,朱元璋有些不忿,“秦始皇这个暴君怎么能够称得上千古一帝呢,按咱来说,这千古一帝应该是汉文帝才对。”
“退一步来说唐太宗勉勉强强也算可以,实在是荒唐。”
朱标其实也有些疑惑,从他受到的教育来看,他也不认为秦始皇能称的上千古一帝。
“看来这天幕所言也不可全信。”朱元璋气呼呼道。
朱标思索了一下,“爹,也许是这后世之人看问题的角度跟我们不一样也说不定。”
“再说,始皇帝虽然比较残暴,但是他的功绩却也是不能忽略的。”
朱元璋本来还想说点什么,想了想又算了,看向自己的好大儿。
“标儿,要你来看,你看爹能不能算的上是千古一帝?”
朱标闻言正了正神色,“当然,爹您以一介布衣,荡平了这乱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更是收复了已经分裂了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
“这千古一帝,您当之无愧!”
“哈哈哈,不愧是咱的儿子,说话就是好听。”
朱元璋哈哈大笑了起来,“你们都看看你大哥,多跟大哥学学,不要整日里招猫逗猫的,知道了吗。”
说完又狠狠瞪了一眼朱棣,“老四,说的就是你,咱可是听夫子说了,你昨日竟然还敢逃课,咱看你是皮痒了。”
朱棣看了一眼旁边幸灾乐祸的几个兄弟,又看了看自家老爹有些欲哭无泪,最后只能用求助的目光看向了自家大哥。
他爹说揍他,那是真揍啊!
永乐年间,人生已经快到暮年的朱棣,正在第五次北伐的路上。
“千古一帝啊~”
“以我这个年龄,上马杀敌,下马治国,古今往来哪个帝王比得了我?”
“这千古一帝,当有我的一席吧。”
朱棣目光带着希冀看向了天幕。
自靖难以来,他兢兢业业一刻都不敢松懈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怕那史笔如铁记载他是谋逆上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