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李冰突然收起了笑容,神情严肃起来:“商君当年变法,用连坐法治人,一人犯法,全家遭殃。
我今天也来个‘连坐法’,不过治的不是人,是沙!”
他拿起一根竹片,在地上划了个大圈,“每年固定时间,所有参与治水的人都得来维修。
谁要是偷懒,就跟逃兵役一个罪!
这就叫‘铁打的规矩,流水的沙’!”
正说着,远处传来 “哐当” 一声巨响。
李冰转头一看,只见李二郎耷拉着脑袋,站在破碎的测量柱旁,手里还攥着弹弓。
原来这小子趁着休息,偷偷玩弹弓,一不小心把测量柱给打碎了。
李冰刚要发火,突然眼睛一亮。
他蹲下身,捡起一块碎木片和一块碎石片,反复摩挲着:“木头遇水就烂,石头却能千年不坏…… 二郎,你这一弹弓,倒弹出个好主意!”
半个月后,三尊威风凛凛的石人立在了江心。
李冰拍着石人的肩膀,对围观的百姓说:“这三位‘水官’往这儿一站,江水多高,一目了然。
以后再有人说江水‘发脾气’,就让石人来评评理!”
夕阳西下,李冰坐在江边,随手翻着竹简。
身旁的李二郎凑过来:“爹,您总说治水如治人,到底咋个治?”
李冰合上竹简,望着奔腾的江水,缓缓说道:“《论语》里讲‘中庸之道’,治水也是这个理。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太刚易折,太柔则废。
就像做人,不能太倔,也不能太软。
顺应自然,讲究平衡,这才是治水的大道。”
晚风拂过江面,掀起阵阵涟漪。
李冰知道,这三尊石人立在江心,立的不只是水位尺,更是他治水的信念。
而那 “深淘滩低作堰” 的六字诀,也将如同《论语》里的箴言,代代相传,护佑着蜀地百姓。
第五章:盐井开出通天路,青衣江上索桥寒广都盐井旁的气氛,比三伏天的蒸笼还压抑。
工地上静悄悄的,只有几只乌鸦在枯树上 “呱呱” 乱叫,时不时还俯冲下来,啄食地上散落的盐粒。
乡民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眼神里满是恐惧,窃窃私语着 “井妖吃人” 的传说,仿佛那盐井里真藏着什么吃人的怪物。
“李大人,这活没法干了!”
负责监工的老吴哭丧着脸,揪着自己所剩无几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