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橚朱元璋的其他类型小说《本王不服丧,洪武大帝你瞅啥?朱橚朱元璋完结文》,由网络作家“工地搬砖捡瓶子的清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朱元璋站在上面,人已经傻了。开国这几年来,不是没有人说过要死谏,只不过那都是说一说。但是现在,这家伙真死了。那事情就大条了,没看到那史官又兴奋了吗?朱元璋看向百官,“朕重申一遍,朕没有要废后的意思,皇后永远都是皇后,昨天晚上朕和太子是去了一趟坤宁宫,是去说吴王的婚事,不存在废后的事情!”此刻的朱元璋,是真的超级憋屈。竟然要向臣子解释了。但没办法,眼下淮西集团势力极大,刚刚他们称呼马皇后并不是大嫂,而是大姐。这已经说明问题了,而且不是小问题。朱标也跟着附和,“孤也可以证明确实如此。”刘伯温站出来问道,“那敢问陛下,这废后的传闻,从何而来!无风不起浪啊!”“朕会彻查。”朱元璋憋屈的回答道。面对其他事情,朱元璋可以不憋屈,但面对这个大事,...
《本王不服丧,洪武大帝你瞅啥?朱橚朱元璋完结文》精彩片段
朱元璋站在上面,人已经傻了。
开国这几年来,不是没有人说过要死谏,只不过那都是说一说。
但是现在,这家伙真死了。
那事情就大条了,没看到那史官又兴奋了吗?
朱元璋看向百官,“朕重申一遍,朕没有要废后的意思,皇后永远都是皇后,昨天晚上朕和太子是去了一趟坤宁宫,是去说吴王的婚事,不存在废后的事情!”
此刻的朱元璋,是真的超级憋屈。
竟然要向臣子解释了。
但没办法,眼下淮西集团势力极大,刚刚他们称呼马皇后并不是大嫂,而是大姐。
这已经说明问题了,而且不是小问题。
朱标也跟着附和,“孤也可以证明确实如此。”
刘伯温站出来问道,“那敢问陛下,这废后的传闻,从何而来!无风不起浪啊!”
“朕会彻查。”朱元璋憋屈的回答道。
面对其他事情,朱元璋可以不憋屈,但面对这个大事,朱元璋再憋屈都得忍。
今天但凡敢承认废后的事情,下面这些人恐怕当场就能清君侧!
徐达这时候也站了出来,“此事既是因太子而起,也该由太子而终,臣建议由太子全权负责,把这件事情查清楚!皇后贵为国母,位居中宫,不容有流言中伤!”
今天来上朝的时候,朱樉跟徐达打招呼,悄咪的往徐达手里塞了个纸条。
让徐达拉朱标下水。
徐达很清楚,朱樉这是想要动摇朱标的太子位了。
鲜花着锦之日,也是烈火烹油之时。
这要是捧杀朱标啊。
看来朱樉是要投资朱橚了,毕竟朱樉虽然是嫡次子,但他的一个鞑虏媳妇儿,就把他的继承权毁的彻彻底底。
徐达作为朱橚未来的老丈人,肯定也要为朱橚帮忙了。
但是,想要动摇朱标的太子位不容易。
她的太子妃常氏直接就牵扯到了常蓝两家,不好弄啊。
仅凭徐家,恐怕还难以撼动这两棵大树,得给徐家拉一拉盟友了。
“臣附议!太子负责此事,能够最大的消除谣言影响。”刘伯温继续说道。
反正为了马皇后,他敢冲。
自己想要平安着陆退休,还得靠马皇后。
“臣等附议!”
事关马皇后,在场众人没有唱反调的。
真要是唱反调,估计回去婆娘要跟自己闹离婚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好,就让太子去办。”
这时候,又有官员开口道,“陛下,昨日仁祖皇帝说的罪己诏,秦王已经拟好,是否着中书省昭告天下?雷劈奉先殿一事,民间已有陛下失德之谣言。”
“陛下,礼部官员为何满门收监?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都没有收到查办他们的旨意,敢问陛下是按照大明律哪一条将三位部堂高官打入天牢?”
“陛下!吴王殿下的婚事,皇后娘娘懿旨已下,陛下是否认可?亦或者以圣旨废除懿旨内容,拒不承认这桩婚事?”
“陛下,特金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太子太师、韩国公李善长请辞中书左丞相一职。”
“陛下,废后谣言一事,起因陛下宠妾灭妻,以至中宫地位动摇,陛下是否应该就此再下罪己诏?”
“陛下无过而诛官员,朝堂之上人心慌慌,殿外许多官员还在叩阙,陛下是否要对此认错,以安臣民之心。”
一个个官员站出来,一个个问题抛给了朱元璋。
朱标看向自己老爹那黑着的脸,一时间也不敢说话,朱标现在还没有正式监国,只是老朱带在身边而已。
哪怕监国,朱标也不会有实权。
因为朱元璋不可能放权,朱标这个太子没有实权。
真正有用的决策权、人事任免权、兵权、财政权,朱标都没有。
哪怕洪武大案,朱标也只是个执行者。
拍板决定事情的是老朱。
朱标监国,只是说的好听,但实际情况就是,朱标和老朱意见一致时,就听朱标的,两人意见不一致,那就还是得听老朱的。
同样是监国,朱胖胖却能决定军国大事,大权在握。
“陛……陛……陛下!大事不好了,吴王殿下来了。”
这时候,一个太监跑了进来。
朱元璋的怒火可算有了发泄的地方,“慌什么!吴王会吃人吗?他来了不就来了?秦王、晋王不都是在外面吗?”
太监跪在地上,颤抖着道,“吴王殿下他让人抬着棺材来的!”
“你说什么?”
朱元璋瞪大眼眸,不敢置信。
太监再度解释道,“吴王殿下闻陛下废后!他说要为他母后含冤,死谏陛下!若陛下宠妾灭妻还不够,还要无过废后,那他就一头撞死在奉天殿门口!对了,他也把仁祖皇帝牌位捧来了。”
这可把朱元璋吓得够呛。
昨天被自己老爹追着打的画面浮现。
而朱橚这么闹,完全是一大早就收到了自己三哥的传信,让自己立仁孝的人设。
朱橚也觉得很有必要,便借此把事情往大了闹。
一大早便命人去棺材铺借了个棺材来,结果没借到。
但只能先进宫,不曾想宫门口摆着个棺材,打听之下是有人要死谏。
朱橚二话没说,先把这个棺材征用了。
就那么抬进宫来,,反正朱橚是个百无禁忌的人。
“吴王殿下真是个孝子啊。”
“是啊,昨日据理力争,保全伦理,维护娘娘,今儿个又为娘娘死谏,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动物且然,况于人乎?”
“是啊,而且一大早秦王、晋王也跟着为娘娘鸣不平,在外面反对废后呢。”
“皇后娘娘五个儿子,三个都在外面为娘娘鸣不平,太子在这儿,那燕王呢?”
“不知到,可能秦王、晋王、吴王不带燕王玩儿吧,也可能燕王又去掏鸟蛋去了。”
“相比于吴王的仁孝,太子感觉就差点意思了。”
群臣你一言我一语的在那小声交流着。
昨天朱橚捧着牌位硬刚朱元璋,今天更是抬棺死谏。
先不说朱橚本就为人谦和,翩翩有礼,对自己母亲还如此仁孝,生子当如是也!
徐达却是笑了笑,有了朱樉早上给的小纸条,徐达如何还能不知道这是个局?
朱元璋心情很烦躁。
这个老五,真是一点儿不给咱省心。
怎么愈发感觉事情脱离自己的控制了?似乎就是从昨天开始的。
这里刚死谏一个官员,外面要是再死谏一个亲王,再加上这两天的事情,史官不给自己单独列一本出来都显得不专业了。
朱元璋沉着脸走下御阶,朱标只能跟上。
群臣也跟着走出奉天殿。
此时,奉天殿外,朱棡和朱樉正在给官员摇旗呐喊。
官员:“反对废后!反对无过而诛!”
朱樉、朱棡:“嘿!”
朱橚在一旁坐在棺材上,三兄弟手上不约而同的捧着仁祖皇帝朱世珍的牌位。
伴随着朱元璋带着人出来,众人纷纷闭嘴。
朱元璋手臂上青筋暴起,“朱橚,你要干什么!造反吗?”
朱橚回答道,“父皇,母后犯了什么弥天大罪,竟至废后?就算犯了罪,父皇可有如山铁证?”
“咱说了!废后是谣言!咱没有要废后!”朱元璋咬牙切齿的道。
如果等咱查到是哪个王八犊子在背后造谣,咱一定要诛他九族!
不,诛十族!
“谣言?太子皇兄,据说你昨晚亲手焚了废后诏书,有这事儿没有?”朱橚直接看向朱标,事情直插核心。
“这……”朱标张了张嘴,看向朱元璋,不知道该不该承认。
毕竟这事儿是真的。
朱橚呵呵笑道,“太子皇兄,当着爷爷的牌位面前,说谎的话,搞不好天谴就来了哦,臣弟要个准话,你指天誓日的说,你昨晚没有焚毁一张废后诏书,敢否?”
朱橚的话,让百官也回过神来了。
是啊,我们在纠结朱元璋有没有废后的意思,但忽略了重点了。
重点是那张废后诏书,存不存在!
如果存在,尽管最后烧掉了,那朱元璋也是有废后的意思!
朱橚一句话,直接把朱标逼入绝境,并架在火上烤了。
如果朱标承认有这个东西,那为什么烧掉?是因为朱标求情吗?如果是,那就是把锅甩给了朱元璋。
如果不是朱标求了情,既然废后诏书都出来了,为什么又要烧掉?
是马皇后妥协了吗?
朱标跟着他爹一起逼马皇后妥协?
不管朱标怎么回答,这个坑完全就是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朱标看着朱元璋,不知道如何回答。
朱元璋没有给出回应,此时心里已经把昨晚把这件事情传出去的那个混账杀了一千遍一万遍了。
朱标深呼一口气道,“废后诏书出自母后手里,父皇没同意,最后才让我烧了。”
这话一出,证明了那张废后诏书确实存在。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抹失望,你是怎么会承认这个东西的?
但是,朱樉却是一脸坏笑,“太子皇兄,先不说母后为什么会写什么废后诏书,你说这道诏书出自母后之手,那你的意思是帝后不睦?”
“堂堂皇后,究竟是受了多大委屈,才会自请废后?昨日母后和我们吃饭的时候,甚至我们走的时候,母后都是开心的,为什么到了晚上,就有废后的事情了?真的是母后自请废后的吗?”
朱棡也跟着插了一嘴。
不管这道废后诏书出自哪里,反正就是要把马皇后委屈的事情彻底坐实。
朱橚跟着附和,“是啊,若说宠妾灭妻,昨日罪己诏的事情,已然认错,这事儿明显翻篇,昨天下午至昨天晚上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母后会自请废后?这废后诏书真是母后写的吗?”
三兄弟顺着朱标的话,一唱一和的。
如果出自马皇后的手,那么马皇后和朱元璋的感情已经彻底破裂,这是在向淮西释放一个很严重的信号,朱元璋的统治会受到动摇。
如果不是出自马皇后之手,那么就是朱元璋要废后,帝后关系还是已经破裂,但这是朱元璋主动破裂的,那么淮西集团该如何选择?
大姐不要姐夫和姐夫抛弃大姐,这是两个概念。
总之现在能够确定的是,帝后关系已经破裂,朱元璋失去了马皇后的支持,那么夺嫡之争就会展开。
朱元璋地位不稳,就更别说保住朱标的太子位稳固了,朱标没有实权,太子位稳不稳全系老朱一念之间。
老朱若自己都成了泥菩萨,更别说保住朱标了。
夺嫡之争一旦展开,马皇后支持谁,就很关键了。
朱标手握即将出世的嫡长孙,自己还是太子,是第一顺位继承人,背后还有常蓝两家做靠山。
朱橚只是王爷,还不是第一嫡次子,背后只有徐家,而且徐家还是未来岳丈,还没有彻底定下名分。
朱元璋深呼一口气,这件事情还是得靠自己了,今天这面子是非得落了。
“废后诏书之事,并未用玺,乃罪己诏昨日没有及时发布,引起皇后的误会,朕在此承诺,绝不废后!着中书省马上把昨日的罪己诏昭告天下。
收监部堂高官,全因其顶撞天子,以下犯上所致,念其往日有功于朝廷,收监三个月,罚俸三月,以儆效尤,戴罪留用!并非无过而诛,废后一事更是子虚乌有。”
让朱元璋认错,可比揍他一顿让他痛得多啊。
朱樉站出来道,“原来是误会,儿臣误会父皇了,不过昨日母后已经下旨,为老五赐婚,敢问父皇,懿旨朝廷认否?”
朱棡也赶紧附和,屠龙第一步先把朱橚的婚事定下来,给朱橚拉来一个军方大佬做靠山。
“儿臣附议,对了,母后操持儿子的婚事,不属于干政吧?毕竟父皇您开国之时就已经说了,后宫不得干政啊。”
朱棡是懂得恶心人的。
朱元璋要是说这事儿属于干政,那马皇后就是干政了,朱元璋怎么处理?如果不处理,那是否后宫就可以干政?
如果朱元璋说这不属于干政,那么儿子的婚事,马皇后就可以用懿旨决定。
到时候,朱樉和朱棡的婚事,马皇后也能帮忙调整一下了。
而且还能给朱橚拉来更多军方大佬联姻站台,马皇后不用考虑是否背景过大,因为头疼的只是朱元璋而已。
不过朱元璋的段位可不是朱棡这个小卡拉米可以碰瓷的。
你大爷终究是你大爷。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来夫妻一体,皇后的这道懿旨,与咱商量过,着有司即办吧,吴王朱橚迎娶魏国公嫡长女徐妙云为正妃。”
朱元璋压制着怒火说道。
这话的意思模棱两可,并没说具体干政的事情,只是说这道懿旨自己知道。
潜规则就是马皇后是在自己的授意下发的懿旨。
老朱这也是在尽最大可能维护自己的面子。
把徐妙云赐婚给朱橚,完全打乱了朱元璋的军事部署。
本来想的是断了老二老三继承权,就开始用老四来收拢兵权,毕竟兵权得握在自己人手里才踏实。
不曾想,马皇后插这一脚,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部署。
“妙云,来,到我这来。”马皇后向徐妙云招了招手。
徐妙云委屈的红着眼走向马皇后,“皇后娘娘。”
马皇后拉着徐妙云上前,从手上褪下了一个玉镯,戴在了徐妙云的手上,“好姑娘,你也别哭了,这镯子我戴了三十多年了,今天就送给你了,你放心,今儿个这事儿我做主了,还没嫁进来就受委屈,那嫁进来还得了?”
“呜呜,娘娘,臣女不委屈,呜呜。”徐妙云的眼泪嗒吧嗒吧的落下,滴在马皇后的手上,把马皇后看得可心疼了。
“老姐姐,你这太贵重了些。”徐夫人站起身来道。
马皇后摆摆手,“贵重个什么?东西贵重是贵在传承,这镯子是我当年结婚,义父给的嫁妆里面的,今儿个我就给我这儿媳妇了,这老五的聘礼啊,在原有基础上再添一半,我自己掏钱贴补!让你们家妙云,风风光光嫁给我家老五。”
“母后,这会不会不好,父皇会生气的,儿臣不想母后因为儿臣的事情和父皇吵架,那样的话,儿子实在是太不孝了。”
朱橚低着头,用藏在袖子里的手掐着大腿,没让自己笑出声,本来就够丰厚了,再添一半儿,那得多少?
不过自己也不能让马皇后吃亏,等自己的业务忙活起来,到时候大把大把的钱送进坤宁宫。
做人不能忘本!
“你这孩子,就是性子好,要不然怎么会总被人欺负?”马皇后心疼的说道。
朱橚委屈巴巴的开口,“儿臣是不如大哥,毕竟大哥是太子,当年于公于私都本该他跟王保保之妹和亲,就因为父皇宠爱他,观音奴就塞给了二哥。
还有这回给孙贵妃服丧,本来是让大哥去的,可是大哥不愿意,就成了儿臣,儿臣也不明白,我们几个嫡子到底哪里做错了,这么不讨父皇喜欢,呜呜呜。”
朱标:完辣,这波冲我来的。
朱元璋:好好好,上眼药是吧?
马皇后闻言,心里对朱元璋的不满愈发强烈了,朱标和朱樉同一年成婚的,都是洪武四年。
若说要联姻,就算不入皇帝后宫,那太子肯定就是第一人选了,职位越高责任越大嘛,要牺牲幸福了,怎么就不用朱标上了?
入了东宫,当个太子侧妃正合适,太子侧妃这个身份不算高,也不算低,而且也不会影响朱标的以后。
毕竟皇帝后宫有异族女子不奇怪啊,只要太子妃乃至未来的国母是汉人不就行了?
可偏偏要塞给老二当正妃。
防止老二跟朱标争太子位,就非要用这么极端的方法吗?
曾经的朱樉:我老爹是驱逐鞑虏的民族英雄!
婚后的朱樉:假的!都是假的!呜呜,我爹怎么会给我娶一个他驱逐了半辈子鞑虏当正妻?这不是真的,呜呜。
正妻啊,生同衾死同穴。
哪怕活着的时候朱樉再讨厌这个正妻,甚至囚禁乃至弄死她,但是死后她依旧是那个跟朱樉葬在一起的那个人。
而妾室是没资格跟朱樉的棺椁葬在一起的,再受宠也不行。
“大妹子,你先和妙云在坤宁宫坐坐,等天德退朝过来,中午你们一家人一块在我这吃饭,咱们再好好商量商量两孩子的婚事。”
马皇后看向徐夫人说道。
徐夫人点点头,“都听大姐的。”
“小五,你在这儿作陪,母后要去一趟奉先殿。”马皇后叮嘱道。
朱橚疑惑的抬起头,“奉先殿?那不是太庙吗?母后,你去奉先殿干什么?”
朱棡能力强,但是侯爵之女为妃,就已经断了他的能力,王妃母族不强,朱棡在夺嫡当中注定被推不上那个位置。
尽最大可能让朱标的太子位稳定。
可现在,朱橚配了徐妙云,背靠军方实权大佬,若让朱棣开始收兵权,身份合适的只有汤和。
朱棣不能配冯胜的女儿。
因为朱棣一旦配了冯胜的女儿,就等于和常家搭上了线,常蓝本一体,朱棣有野心,掌兵权在军中就会有威望,再让他得到这么多军方资源,恐怕朱标按不住朱棣。
朱橚学医没野心,配合冯胜却能和朱棡他们一样,钳制朱棣。
眼下这情况,朱棣最合适的妻子就是汤和家的女儿,不能比朱橚妻子地位弱,否则三足鼎立就会变成二虎相争。
徐达一旦押宝朱橚,朱橚又跟老二老三穿一条裤子,朱标兜不住啊。
三足鼎立虽然比二虎相争要好,但关键是那样的话就得把汤和升为国公。
汤和一旦得势,怎么可能跟朱元璋一条心?
本来没有汤和,朱元璋的爹下葬都没个草席裹身,而且是汤和带朱元璋从军,是朱元璋的天使投资人。
开国功臣却只封侯,跟子侄坐一桌,汤和怨气不是一般的大。
“父皇,先喝口茶吧。”朱标让朱元璋喝茶冷静冷静。
朱元璋摆摆手,不喝茶,坐下来扶着头。
“标儿,咱的头好痛啊。”
朱标叹了口气道,“父皇,朝局复杂,淮西也不是一条心,或许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呢?”
朱元璋说道,“自然是有,把蓝玉抬起来,但蓝玉那个性子若是现在就成了国公,让他沉淀几十年不动,那是不可能的,到时候他还不得要封异姓王?”
抬蓝玉,朱元璋更乐意抬汤和。
蓝玉那个混球,义子多,为人张狂,比汤和更不好控制。
但是现在朱元璋不想抬汤和,更不想抬蓝玉。
朱橚配徐妙云,直接打乱了朱元璋棋盘上的一系列部署。
朱标想说要不等常氏肚子里的嫡长孙出世,册嫡长孙为皇太孙,这样一来不就稳定了吗?
但是朱标不敢说,刚刚朱元璋封自己为监国,自己再给儿子要皇太孙的位置,朱元璋未尝不会认为自己在分权。
朱标很清楚朱元璋对权力的掌控欲有多强。
自己成为监国,也只是朱元璋的代言人,朱元璋不可能让自己独自掌握权力的。
否则也不至于自己开国就被立为太子,至今东宫没有自己人。
自己的班底全是朱元璋的,无一自己的心腹,唉。
朱标和朱元璋意见一致时,那就听朱标的。
反之,那就听朱元璋的。
朱标太清楚朱元璋是个什么样的人了,所以朱标不敢开口提这件事儿。
朱元璋越想越气,有一种棋子脱离棋盘的感觉,不在自己的掌控中了。
“父皇消消气,要不找人参考参考呢?”朱标提议道。
闻言,朱元璋刚想应下,去坤宁宫找妹子出主意。
但是,转念一想,还去个屁啊。
马皇后已经不站队自己了,那痒痒挠就被摔了。
整得朱元璋现在想挠痒都没东西了。
新的痒痒挠还在做呢。
“找个屁!咱自己想!咱就不信,没了张屠夫,咱就得吃带毛猪!哼!”
马皇后今天心情倒是不错,在坤宁宫浇浇花,修剪修剪草木。
朱橚三兄弟过来拜访,马皇后心情更好了。
朱樉和朱棡提出要陪马皇后吃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