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特别的联系方式。
等待你的回信,梦雪”写完信,梦雪感到一种莫名的平静。
她将信装入信封,认真写上地址和收信人。
窗外,最后一缕阳光也消失在地平线上,夜幕温柔哄城市入睡。
樱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花瓣偶尔脱落,如同时光中的小小记忆,飘向未知的未来。
第三章:彼端林远城市的东区有一座建于上世纪的小图书馆,红砖外墙爬满常青藤,四季常绿。
夏日的阳光透过高窗在书架间洒下斑驳的光影,为古老的木地板镀上一层温暖的色彩。
林远正站在梯子上,专注地整理一批新到的旧书。
这是她最喜欢的工作之一——触摸这些沉睡已久的书籍,为它们找到新的位置,赋予它们新的生命。
二十七岁的她有着安静的气质,微卷的长发随意地绾在脑后,眼镜后是一双充满智慧与温柔的眼睛。
“林远,这些是今天最后一批了,”馆长李先生推着小车走来,“都是从老教授家捐赠的,主要是艺术和文学类的。”
“好的,我来处理。”
林远从梯子上下来,接过推车。
她喜欢这份工作带来的平静与充实感。
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故事,不仅是书中的内容,还有它们流转的痕迹。
——扉页上的题字,页边的批注,夹在书中的书签或干花,这些都是前人阅读的见证。
她的生活简单而有序。
白天在图书馆工作,晚上在小公寓里阅读或写作,偶尔会独自去咖啡馆或电影院。
周末有时去城郊远足,或是参加读书会。
这种节奏让她感到舒适,就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平缓而有生机。
在整理这批捐赠书籍时,一本褪色的《光与影:摄影中的哲学》吸引她的注意。
她翻开扉页,发现一张旧式的借阅卡,上面有几个签名。
其中一个名字让她怔住。
林远!
竟与她自己的名字完全相同。
这个巧合让她心头一震。
她仔细检查其他几本书,又发现三本有着相同签名的书:一本诗集《雪与沉默》,一本《时间简史》,还有一本《存在主义咖啡馆》。
这些书大多出版于十多年前,借阅记录也都是六七年前的事了。
林远轻轻抚过那些褪色的签名,对这个素未谋面却同名的人产生莫名的亲近感。
翻开书页,她发现更多惊喜。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