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无法追踪。
邮件内容极其简洁,没有称呼,没有问候,只有一个附件,和正文里的一句话:“看看附件里的第37页,关于合规性风险评估的部分。
言尽于此。”
邮件末尾,还有一行更小的字,像是犹豫再三后加上去的:“来自一个……不希望你输得不明不白的人。”
我的心猛地一跳。
一种不祥的预感攫住了我。
我立刻打开附件,正是我们准备提交的最终版方案。
我迅速翻到第37页,逐字逐句地核对关于合规性风险的评估。
初看之下,一切似乎都无懈可击,所有的条款和预案都考虑周全。
但当我看到其中一条关于“特定极端场景下的数据兼容性”的补充说明时,冷汗瞬间浸湿了我的后背。
那个所谓的“特定极端场景”,触发条件极其苛刻,在常规测试中几乎不可能复现。
但一旦触发,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它会直接导致我们的系统与“智慧城市”项目的基础架构产生致命冲突!
而这个“特定极端场景”的触发条件描述,竟然和我某次跟“星辰骑士”吐槽时,随口抱怨过的,我们现有技术在对接某个老旧系统时可能会遇到的一个“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小问题,描述得惊人地相似!
当时我只是当笑话一样抱怨了几句,“骑士”还安慰我说“你们的技术已经很厉害了,总会解决的”。
现在想来,他当时,是不是就在收集信息?!
邮箱地址无法追踪,但我的直觉,或者说我所有的理智和情感都在告诉我——这封邮件,绝对是宋哲发的!
他利用了我!
那些深夜的倾听,那些温柔的安慰,那些看似无意的引导,难道都是为了在最后关头,找到我方案中最隐蔽的漏洞,然后用这种方式“提醒”我?!
愤怒、屈辱、被彻底背叛的感觉像冰冷的潮水,瞬间将我淹没。
我感觉自己从头到脚都是冷的,连指尖都在微微颤抖。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果他想赢,大可以不动声色,等我们中标后,再引爆这个雷,让我们死得更惨。
他用这种匿名邮件的方式“提醒”我,是想彻底摧毁我对他最后一丝幻想和信任?
还是想彰显他的“仁慈”,证明他即使手握致命武器,也选择“点到为止”?
或者……这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