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置疑,“穿得体面点,别给我丢人。”
我垂下眼帘,掩去眸底一闪而过的精光,温顺地点头:“知道了,墨寒。”
心里却在冷笑。
沈氏集团全球瞩目的新技术发布会?
沈墨寒最意气风发、接受万众瞩目的时刻?
他大概想展示他对“创世纪”所谓的“初步成果”,宣告他的胜利吧。
没有比这更好的舞台了。
我要让他的高光时刻,变成他的断头台。
接下来的几天,我白天依旧是那个温顺隐忍、逆来顺受的沈太太,对林菀菀的刁难选择默默承受,对沈墨寒的冷漠视若无睹。
但每个深夜,当整栋别墅陷入沉寂,我房间里那盏微弱的台灯下,指尖在特制的无声键盘上飞舞,屏幕幽蓝的光映着我冰冷的脸庞。
我开始组装我的“网络炸弹”。
林菀菀那些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与竞争对手暗通款曲的证据,被我精心剪辑成一段段短视频,配上最直观的银行流水截图和聊天记录。
我要让她的丑陋嘴脸,暴露在全世界面前。
沈氏集团的财务黑洞更是惊人。
那些虚报的利润、隐瞒的债务、操纵股价的内幕交易链条,我将它们整理成详尽的报告,附上无法辩驳的数据分析和关键代码证据。
这些,将是送给各大财经媒体和金融监管机构的“大礼”。
最核心的,是攻击发布会现场网络系统的程序。
我需要的不是简单的破坏,而是绝对的掌控。
我编写了一个隐蔽性极强的多线程、多入口渗透脚本,目标直指发布会现场的中央控制系统——所有大屏幕、音响、灯光,甚至备用的网络通道。
我要确保,在沈墨寒最得意的时候,舞台的控制权,悄然易主。
同时,小小的心理战也在悄然进行。
我用一个新注册、用后即焚的匿名邮箱,给沈墨寒发了一封邮件,正文只有简短的一句话:“你枕边的人,真的干净吗?”
没有署名,没有多余的话,发完即刻销毁痕迹。
第二天,我注意到沈墨寒看向林菀菀的眼神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和冰冷。
虽然他什么也没说,但怀疑的种子已经埋下。
我又“不小心”将一份林菀菀上个月的信用卡账单——当然,是我通过技术手段“调整”过的,上面的消费金额高得离谱——掉在了沈墨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