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女频言情 > 以牙还牙王禾吴守义全文+番茄

第12章

发表时间: 2025-04-28
“知道就好!”大娘子冷哼一声,随后又开始喋喋不休。
不过王禾倒是没太听进去,反而是这赵家人的态度,让他颇为无奈,虽说所有人都急着要破案,然而朝廷不在乎真凶是谁,死者家属也不在乎真凶是谁,这让王禾莫名感到一丝悲凉,赵家有钱有势,赵仁堂之死尚且没多人在意,那么如前几日死去的卖炭翁,连家人都没有,岂不是更加无人在意了?
在他晃神间,他们便来到了凶案现场的书房,书房门口被封条贴着,在破案之前任何人不允许入内,不过在并案之后,京兆府给了王禾与吴守义特权,可自行揭下封条,待结束之后再贴上。
他们将大娘子等无关人员请离后,方才揭开封条入内,大门敞开,扬起了一阵带有血腥味的灰尘,根据当时的查探,凶手是直接在屋内就将赵仁堂的脑袋割了下来,加上这些时日这间房间都是完全封闭的,因此血腥味并未淡去多少。
一个月前案发的时候,还不是两县并案共同调查,因此第一时间调查现场的是吴守义,拿到的线索也是由吴守义提供,虽然王禾与吴守义也算是共事多年,对吴守义的办案能力是认可的,所以并非是不信任他,而是还想亲自看一眼。
案发之时,恰好下了一场大雨,将屋外院子里的痕迹都给冲干净了,全然找不到脚印之类的线索,又因为雷雨声太大,没有人听到什么声音,也没有人看到可疑人物,直到天亮雨停,仆役才发现自家郎君的脑袋被悬挂在了书房门口。
王禾与不良人们一道进入屋内,按照先前从吴守义那里得到的卷宗,他们依次对死者死亡的位置、脑袋悬挂的门楣、以及死亡前被捆绑过的柱子进行查看,大致信息也都与卷宗里差不多,只不过时隔一个月,有些地方的痕迹淡了些许。
虽然大部分线索都很混乱,但不论是仵作还是最早查看现场的吴守义等人,都断言这个凶手从过军,下刀利索,捆绑赵仁堂的绳结也是军营里捆绑物资的常见打法。
这年头从过军的人不在少数,但多数都是地方或者边镇募集,由于折冲府早就在开元年间便已经名存实亡,因此比较正式的府兵已经见不到,那么能够那么容易让人判断出来自军营,就只有相对正规的朝廷军队,虽说算是个线索,但仅凭这一条不足以寻找凶手,光是长安城的十六卫里就有上万人之多,更别说边镇数不胜数的士卒,这还没算上曾经从过军的,根本无从查起。
王禾本想着再来现场看看,期望找到点有用的信息,但很显然,吴守义等人已经做得非常到位,卷宗写得清清楚楚,尸体、现场可以的物件也都保留了起来,对于可能的凶手,包括亲属、生意伙伴、仇家都进行了排查,没什么疑点,王禾看过几遍卷宗,毫无头绪。
尤其是与其他案子相连,线索更是一团乱麻,倘若不是因为接连发生,且都是人头悬挂在门楣之下,确实很难将这些案子定为连环杀人。
王禾与吴守义在第三名死者出现时也讨论过,会不会不是连环杀人案,而是群凶?也就是数个凶手或者模仿作案?
但很快就被衙署与京兆府否定了,虽然细节上没法深究,但他们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证据,没法证明凶手是谁,但也没法证明凶手是多人,王禾甚至怀疑,之所以县令以及府尹要否定这个推论,只是因为不想将事情闹大,毕竟在这种紧张的官场上,很多事情就是必须小。
谁能想到后面人越死越多,一度控制不住局面,甚至死了一个负责安西军费的户部主事。
王禾叹了一口气,目光开始扫过书房的桌案与书柜,他回想起方才赵家大娘子说这里有不少以往的一些生意往来,于是走到书柜前进行翻找,这个赵仁堂确实不是什么爱好读书之人,表面上摆满了四书五经,到了下面就尽是些《鸳鸯录》、《深闺》之类的禁书,而且字数不多,大部分都是图册。
王禾现在没心思去看这种东西,继续翻找,果然让他找到了一些账目记录,只是大部分都是比较正常的生意往来,他虽然也读过几年书,但对于数术实在是不擅长,一看就觉得头晕。
他强忍着把帐簿丢掉的冲动,又翻过一些,发现里面的确有与洛阳商人的贸易往来,只不过,都是从洛阳买粮,而非四娘给的情报说,将粮食卖去了洛阳,那此事便有些奇怪了,但四娘是个谨慎人,平日里给的情报极少出错。
总不能是故意反着写吧?图什么呢?
王禾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但没有证据也不好乱说,他又翻找了些书册、帐簿,也没有什么疑点,不过这些内容卷宗里并没有记录,也确实没有什么记录的必要。
就当王禾为难,想着要不要去第二个死者家中看一看时,先前被派去知会吴守义一声的不良人回来了,不过,他却带来了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说是自家县令已经急疯了,昭行坊那边出了大事,宛如暴乱一般,想让王禾去处理却找不到人,一直找到了万年县的县衙,恰好这不良人来找吴守义,虽然不在万年县的管辖区域,但吴守义还是带着人一起过去帮忙了。
王禾嘶了一声,昭行坊早就算是一处贫民窟,此坊发生暴动可不是小事,万一波及到其他坊内,那便严重了,王禾当即让人撤出房间,重新贴上封条,火急火燎地赶回长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