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了一本出来。
是个有天赋的孩子。
牌匾挂上去的时候,我们欢呼雀跃,无比的高兴。
季均棠也在这个时候过来。
他抬头看着牌匾,真心夸赞:“好名字。”
烟黛邀他进屋喝茶,他拒绝了,看着我温声道:“刘婶过两日就走了,掌管命我带姑娘去院里认一遍路,熟悉下环境。”
我连忙道谢,让念安守家,带着烟黛去了青竹书院。
一路上,季均棠一直跟我们保持有礼的距离。
我主动攀谈:“季公子,书院可有女子读书?”
“有的,附近的一些小官之女,商户之女,都会送进院里读书,只是由山长夫人教习,学一些简单的四书五经、琴棋书画之类的。”
季均棠耐心回答:“姑娘们以后旁听,听的就是山长夫人的课。”
我之前了解过,这个时代对世家很是看中,去书院读书的基本都是寒门,世家子弟家里都有自己的教书先生。
那些教书先生的工钱高过书院任职的很多,才华也更高,所以寒门难出贵子在这里被无限放大。
相府也是有自己的教书先生的,只是原身一直跟母亲在庄外长大,从未受教过。
季均棠估计怕我嫌弃,还解释:“山长很厉害,他曾是先帝师傅,从不介意身份地位,山长夫人也是明州有名的才女,有江南谢道韫之名。”
烟黛嘴甜夸他:“季公子能当上书院助教,应当也很厉害。”
季均棠耳朵有些发红,飞快的看了我一眼:“姑娘们谬赞,助教职位一直空缺,小生也只是勉强任职罢了。”
季均棠的才华我之前在相府也了解过:出生寒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屈居书院助教,其实是委屈了他的。
来到书院的时候,正是早课期间。
整个书院静悄悄的,我们一路从后门来到了伙房,刘婶已经等待多时。
她看着我眼里闪过一丝惊艳,冲季均棠调侃:“这就是你远方的两位表妹,当真是好模样,怪不得我几次为我那侄女说亲,你都瞧不上了。”
烟黛看着我和季均棠偷笑。
后者干咳了一声,直接拜别,逃出了伙房。
刘婶简单指导了一些食材的取用和刀具的使用,就由得我跟烟黛自由发挥。
我做了自己最拿手的酱香饼和胡辣汤,烟黛则做了时令菜土豆烧鸡。
午休分菜时,刘婶从食堂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