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简单。
善恶之间,正邪之间,往往模糊不清。
你所坚守的‘道’,过于执着于形式,而忽略了内心的慈悲。
你的‘道’,需要升华!”
济公的话,如同一道闪电,击中了孙道全的心。
孙道全陷入了沉思,他开始思考济公的话,思考他所走过的道路。
5清虚观的后院,一片寂静。
济公与孙道全,相对而立。
月光洒在他们身上,给他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光辉。
济公的目光,穿透了孙道全的身体,仿佛要看透他内心的每一个角落。
“孙道全,你心怀正义,嫉恶如仇,这很好。
你为了百姓,不畏强权,敢于牺牲,也很好。”
济公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蕴含着某种魔力。
孙道全静静地听着,他的内心,充满了忐忑。
济公的每一句话,都说到了他的心坎里,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
“但是,你过于执着,过于刚直,不懂得变通。
你只看到了眼前的善恶,却忽略了隐藏在背后的真相。
你所修行的‘道’,过于注重形式,而缺乏内心的慈悲。”
济公的声音,如同醍醐灌顶,让孙道全茅塞顿开。
他想起了自己为官府陷害,想起了那些无助的百姓,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所欠缺的,究竟是什么。
“你所修行的‘道’,是道家的无为,是清静无为。
但这世间,需要更多的东西。”
济公说道, 他的目光,更加深邃,“而我佛家的‘慈悲’,正是你所欠缺的。
只有慈悲,才能真正地拯救苍生。
只有慈悲,才能让你看清一切。”
孙道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抬头看着济公,目光中充满了疑惑。
“前辈,晚辈……不明白。”
孙道全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济公微微一笑,说道:“这并不怪你。
你尚未真正接触佛法,当然不明白。
佛法讲究普度众生,慈悲为怀。
它与道家的‘无为’,并不冲突。
相反,它们可以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济公顿了顿,又说:“孙道全,你可愿拜我为师,弃道入佛?
学习佛法,将‘道’与‘佛’融会贯通,普度众生,匡扶正义?”
孙道全的心,剧烈地跳动着。
这不仅仅是一个选择,更是一个转变。
这意味着他要放弃自己过去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