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林晚晴绿萝的其他类型小说《朱弦劫完结文》,由网络作家“北山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煦掏出与她钢笔同款的钥匙,插入石锁,“四年前车祸,我魂穿到刚被封王的身体里,一直等着另一个‘同类’出现。”石锁打开的瞬间,林晚晴终于明白,为何祖母绿手链会出现在他腕间——那是穿越者的信物,而萧承煜捡到的怀表,正是她前世的遗物。当他们带着调兵符出现在玄武门时,京城卫戍军统领竟向她下跪:“末将见过‘朱雀使’,等候娘娘指令已三年。”原来早在她推行女子医官制度时,宁王就借“救伤队”之名,培养了一支只听命于她的暗卫。卯初,萧承煜被晨钟惊醒,发现御书房铺满了各地送来的“清君侧”奏折:江南商户联名请求“德妃监国”,西北将领愿以“火凤凰旗”为号,就连太医院都拿出“天象异变,女主当兴”的折子。“陛下可还记得,臣妾说过‘现代女子最擅长反套路’?”林晚晴...
《朱弦劫完结文》精彩片段
煦掏出与她钢笔同款的钥匙,插入石锁,“四年前车祸,我魂穿到刚被封王的身体里,一直等着另一个‘同类’出现。”
石锁打开的瞬间,林晚晴终于明白,为何祖母绿手链会出现在他腕间——那是穿越者的信物,而萧承煜捡到的怀表,正是她前世的遗物。
当他们带着调兵符出现在玄武门时,京城卫戍军统领竟向她下跪:“末将见过‘朱雀使’,等候娘娘指令已三年。”
原来早在她推行女子医官制度时,宁王就借“救伤队”之名,培养了一支只听命于她的暗卫。
卯初,萧承煜被晨钟惊醒,发现御书房铺满了各地送来的“清君侧”奏折:江南商户联名请求“德妃监国”,西北将领愿以“火凤凰旗”为号,就连太医院都拿出“天象异变,女主当兴”的折子。
“陛下可还记得,臣妾说过‘现代女子最擅长反套路’?”
林晚晴穿着皇后袆衣走进来,身后跟着捧着装裱好的“退位诏书”的萧承煦,“您用了五年时间,将臣妾从民女捧成德妃,又想将臣妾变成废后。
可您忘了,在ICU里,最擅长的就是——把‘濒死病人’,变成‘掌控生死的医生’。”
萧承煜看着她腕间与萧承煦同款的祖母绿手链,忽然笑了:“原来你们早发现了彼此的身份,那些‘偶然’的相遇,都是算计好的戏码。”
“不全是。”
林晚晴取下凤冠,露出后颈朱砂痣,“至少,臣妾教您的阿拉伯数字,改良的外科手术,推广的土豆种植,都是真心想让百姓过得更好。”
她转身走向殿外,晨光中,“晴雪堂”的商队与宁王的军队正并列入宫,“只是臣妾不想再当棋子,而是要做——这盘棋的掌控者。”
第七章·新朝气象次年春分,新帝萧承煦登基,却在金銮殿上设下两张龙椅。
林晚晴坐在左侧,看着殿中女官与男子同列,听见新诏书中明写:“女子可参加科举、经商、从军,废除‘三从四德’旧律。”
“阿晚,该批奏折了。”
萧承煦将她的钢笔搁在案头,金属笔帽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西北送来的蒸汽机图纸,你看看哪里需要改良?”
她看着他腕间与自己相配的祖母绿手链,忽然想起那个暴雨夜,两人在密室里交换穿越记忆的场
却没看见帝王眼底转瞬即逝的审视。
自她提出改良算盘、推行复式记账法后,六部衙门渐渐有了她的身影,皇帝特赐“女官”腰牌,许她自由出入宫禁,却又在每道政令后附上“林氏所奏”的批注,将她推到风口浪尖。
中秋宴上,她穿着鹅黄缠枝莲纹宫装,替萧承煜调制了冰镇酸梅汤。
帝王执她的手教她握毛笔,墨汁在宣纸上晕开“晚晴”二字,满殿朝臣皆作艳羡状。
唯有她知道,每次新政推行前,皇帝总会在深夜召她商议,看似信任有加,实则将她视为制衡士族的利刃——比如当她提出女子可参与医官考核时,皇后的眼神几乎要将她千刀万剐。
“阿晚可还记得,初见时你说的‘男女平等’?”
萧承煜忽然在她替他更衣时开口,指尖划过她后颈的朱砂痣,“朕已准了女子可参加医官考试,你可高兴?”
林晚晴转身环住他的腰,仰头在他唇角落下一吻:“陛下待我真好。”
发间的珍珠步摇轻晃,掩住了她眼底的暗涌——所谓恩宠,不过是帝王抛给天下的诱饵,让寒门女子以为真能凭借才学出头,却不知每道圣旨背后,都是萧承煜对门阀势力的精准切割。
冬至那日,她因改良外伤缝合术救了重伤的镇远将军,被封为“清宁郡君”,赐居景仁宫。
绿萝捧着金册金宝哭成泪人,唯有林晚晴盯着宫墙上的琉璃瓦出神——从民女到郡君,不过百日,皇帝将她的画像挂在文华殿,与历代贤妃并列,却独独忘了给她封号:他要的不是妃嫔,是天下人眼中“贤明君主善用奇才”的活招牌。
第二章·双面绣立春过后,林晚晴在太医院发现药材账本上的蹊跷:人参进价竟比市面贵三成,供货方盖着皇后母族“卫国公府”的印信。
她带着绿萝微服出巡,在西市药铺撞见宁王萧承煦的暗卫——月白锦袍的男子倚在梅树下,折扇轻摇时露出腕间与她同款的祖母绿手串。
“郡君这是要查皇后党羽?”
萧承煦忽然凑近,折扇挡住两人的视线,“可惜陛下早将证据换了,您手中的账本,不过是个幌子。”
林晚晴指尖微颤,面上却笑得温婉:“王爷说笑了,民女不过是替陛下分忧。”
心里却惊诧,这个素有“闲散王爷”之称
的皇帝异母弟,竟连她的行踪都了如指掌。
更令她心惊的是,那串祖母绿手链原是已故太后所赐,皇帝送她时曾说“与朕的玉佩同料”,此刻却在宁王腕间泛着相同光泽。
回到宫中,萧承煜正在景仁宫等她,案头摆着她漏夜整理的账册副本。
“阿晚可知,卫国公府把持药材生意已十年?”
他忽然握住她的手,将她拽进怀里,“朕要你做把快刀,替朕剜去这腐肉。”
温热的呼吸拂过耳垂,林晚晴闭上眼任他亲吻颈侧,指尖却悄悄勾住他腰间的玉佩——那是能调动内务府的令牌。
她忽然明白,皇帝为何迟迟不封她为妃:只有保持“郡君”的超然身份,才能让她名正言顺地介入六部事务,又不必受后宫规矩束缚。
<谷雨时节,她奉旨清查太医院,当众揭穿卫国公府以次充好的罪行。
皇帝顺势罢免皇后父族官职,却在论功行赏时,将她封为“德妃”,赐居椒房殿。
册封礼上,皇后的金册金宝被换成珊瑚碧玉,而她的礼服上,绣着比皇后少两纹的翟鸟——帝王的平衡术,从来精准得可怕。
“德妃这双手,该握笔杆子,不该握绣花针。”
萧承煜在她更衣时轻笑,指尖划过她掌心的薄茧——那是握手术刀和算盘算出来的印记,“明日随朕听政吧,坐在朕身侧。”
铜镜里,明黄帷帐映得两人身影交叠,林晚晴看着他替自己戴上赤金点翠凤凰步摇,忽然想起前世在医院见过的场景:那些将病人推上手术台的家属,何尝不是用温柔的假象掩盖功利的目的?
她低头吻他掌心,任由钗环声响掩住心底的冷笑——从“女官”到“德妃”,不过是帝王给棋子换了个更光鲜的外壳。
第三章·金銮惊变孟夏的阳光透过九龙屏风,在金銮殿青砖上投下斑驳龙影。
林晚晴穿着翟纹礼服跪在丹墀下,听着礼部尚书宣读皇后册封仪轨,鬓间赤金凤凰步摇沉甸甸的,压得她后颈的朱砂痣发疼。
“德妃娘娘,这是陛下让您过目的册后诏书。”
女官捧着明黄绢帛俯身时,袖中滑落半页宣纸。
林晚晴指尖微顿,趁拾捡时瞥见“若林氏坐大,可援引‘永徽十三年废后诏’”的字迹,落款处盖着尚服局的暗印——那是皇帝私设的
臣妾说过‘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她忽然将汤碗推到他面前,指尖划过舆图上的江南水道,“晴雪堂的船队只能走运河,不如让宁王殿下的‘云舟帮’走海路,双管齐下如何?”
萧承煜抬眼,墨笔在舆图上划出凌厉的斜线:“皇弟向来闲散,怕是不愿沾这麻烦。”
“殿下前日还说,羡慕臣妾能为陛下分忧呢。”
林晚晴笑着替他擦去唇角汤渍,指甲在他腕间脉搏处轻轻按压——那里戴着与她同款的算珠护甲,却不知她早让工匠在夹层里刻了西北军防图。
三日后,她借着“巡查商队”的名义登上宁王的画舫。
舱内茶香缭绕,萧承煦正对着蒸汽机图纸蹙眉,腕间祖母绿手串与她的手链在月光下交相辉映。
“德妃娘娘的‘冷链车’,可是参照前世ICU的恒温箱?”
他忽然放下图纸,眼中闪过与萧承煜相似的锐利,却多了份医者特有的温润,“萧承煜让你押运的粮草,有两成是掺了沙的陈米。”
林晚晴指尖一颤,想起在尚服局看到的密折:皇帝打算借灾粮案,将她和母族一起打入泥潭。
她忽然取下算珠护甲,露出内侧刻着的“五月十五”——那是萧承煜计划逼反西北将领的日子。
“殿下可知,太后临终前说过什么?”
她忽然凑近,压低声音,“她说‘绿竹猗猗,生于岩隙’——而岩隙之竹,最擅长的便是,在石缝里扎根,再顶开压着它的巨石。”
第五章·镜花恩宠中秋宴上,林晚晴穿着萧承煜亲自设计的“月光裙”,鲛绡上绣着用荧光粉绘制的星图,每到暗处便发出微光。
满殿惊叹中,她挽着皇帝的手走到露台,看着他命人燃放的“孔明灯”——每个灯上都写着“德妃贤明”。
“阿晚可喜欢?”
萧承煜替她拢了拢披风,“朕让人在灯油里掺了龙涎香,能飘去百里外的西北。”
她笑着点头,任由他揽住腰肢,却在转身时与宁王对视——后者正将一盏画着并蒂莲的孔明灯放入夜空。
那是他们约定的信号:西北军已收到她暗中调换的真粮,明日便会以“粮饷不足”为由,请求朝廷让“晴雪堂”直接对接军需。
深夜回宫,萧承煜忽然按住她想要卸妆的手:“今夜别卸了,让朕看看这‘火凤凰
情报机构。
殿角铜钟敲响九声,她忽然想起三日前萧承煜说的话:“待皇后被废,朕便立你为后,母仪天下。”
当时他正替她调试新制的算珠护甲,金丝嵌着祖母绿珠子,恰好遮住她腕间被账本磨出的血泡。
原来这一切,早就在他的“废后预案”里写好了。
册封礼后,她以“筹备皇后妆匣”为由进入尚服局,在暗格中发现整箱密折:从她改良蒸汽机图纸的那日起,每页都有萧承煜的朱批——“其才可用,其心难测借女子学堂笼络寒门,可分士族之权西北屯田若成,许她暂掌粮道”。
最底层的黄绫上,画着与她后颈一模一样的朱砂痣,旁注小字:“太后托梦,此女有‘火凤凰’之相,可兴大盛。”
林晚晴忽然想起,已故太后正是萧承煦的生母,而她的祖母绿手链,原是太后临终前赐给最疼爱的幼子——宁王的信物。
“娘娘可是累了?”
绿萝捧着参茶进来,看见她捏紧密折的指节泛白,慌忙关窗,“方才宁王殿下送了江南贡品,说是什么‘玻璃镜’……抬进来吧。”
林晚晴将密折塞进炭盆,看着火苗吞噬“废后”二字,忽然笑了——萧承煜以为用“天命所归”的谎言困住她,却不知现代医学早就证明,朱砂痣不过是毛细血管聚集。
玻璃镜中映出她惨白的脸,镜背刻着与她钢笔相同的英文缩写。
宁王的拜帖躺在锦盒底层,素白笺纸上画着半朵并蒂莲——正是她在女子学堂教学生的几何图案。
原来从她用钢笔在宣纸上画下第一个阿拉伯数字时,这盘棋便有了两枚棋子。
第四章·暗度陈仓小暑深夜,林晚晴抱着“给陛下送解暑汤”的食盒踏入御书房,却见萧承煜正在看舆图,西北防线处用朱砂标着“林氏商队”。
“阿晚来得正好。”
他头也不抬,“西北灾荒,朕打算让你名下的‘晴雪堂’押运粮草——用你教的‘冷链车’之法,可保粮食不腐。”
银匙碰着青瓷碗发出脆响,林晚晴垂眸遮住眼底暗涌:所谓“晴雪堂”,是她用现代营销手段打造的女子商团,表面卖胭脂水粉,实则暗通各府眼线。
皇帝让她押运粮草,看似信任,实则想将灾粮短缺的罪名坐实到她头上。
“陛下可还记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