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方式,尝试靠近那座冰山。
他开始默默关注苏晴的工作。
她的项目似乎遇到了瓶颈,好几次他都看到她在仪器前紧锁眉头,或者和同事激烈地讨论。
有一次,他无意中听到她和同事抱怨一个关键试剂的纯度不够,影响了实验结果。
林远几乎是下意识地记在了心里。
他动用了自己多年积累的人脉和资源,辗转联系了好几家供应商,终于找到了一批纯度更高的同类试剂。
他没有直接交给苏晴,而是匿名寄到了研究所,收件人写的是“实验三组(苏晴负责项目)”。
几天后,他看到苏晴脸上的愁容似乎散去了一些,和同事交流时,语气也轻快了不少。
虽然她并不知道这是他的功劳,但林远的心底,却涌起一丝微弱的暖意。
这感觉很奇怪,带着点卑微,却又真实。
还有一次,一个合作单位发来的数据格式混乱,导致苏晴团队的数据处理工作量骤增。
林远知道苏晴她们组人手紧张,便利用自己编程的特长,熬了一个通宵,写了一个小程序,可以将混乱的数据自动整理归类。
他将程序匿名发到了苏晴的工作邮箱,邮件主题写的是“一个可能有用的小工具”。
他不知道苏晴有没有用那个程序,但他看到第二天苏晴眼下的乌青淡了些,这就够了。
他做的这些,都小心翼翼,不留痕迹。
他不敢让她知道,害怕这会引起她的反感,害怕这会被视为另一种形式的“骚扰”。
他只是想,用这种沉默的方式,为她分担一点点,弥补一点点过去的亏欠。
他像一个潜行的影子,默默守护在她看不到的地方。
这种感觉很痛苦,因为他渴望被看见,渴望得到回应。
但同时,每一次微小的“成功”——看到她的眉头舒展,看到她的项目推进——都能给他带来一丝隐秘的慰藉。
这天,研究所组织聚餐,庆祝一个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功。
林远作为核心成员,自然在邀请之列。
苏晴也去了。
席间,气氛热烈。
大家都在互相敬酒,谈笑风生。
林远坐在角落里,默默地喝着杯中的酒,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追随着苏晴的身影。
她和几个女同事坐在一起,聊得很开心,脸上带着轻松自然的笑容。
周明也在场,他没有刻意坐在苏晴身边,但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