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款单上?
他告辞时,刘凤霞往他手里塞了个布包:“这是小满的遗物,周厂长当年没拿走的——”布包里是半本《机械制图手册》,内页夹着张纸条,用摩尔斯电码写着“锅炉房 0731”,正是他收到匿名信的内容。
1980年9月13日戌时保卫科办公室台灯的光晕里,陈建军将收集的线索摊在桌上:王师傅的设计图、刘凤霞的纸条、周明远掌心的粮票、烧毁的账本残页。
所有线索都指向两个时间点:1968年扩建和1975年技改,而核心人物李建国、周明远、老赵、张桂兰,构成了一个闭环。
他翻开父亲的工作日记,1975年9月12日那页只有一句话:“该来的总会来,0730准备好了。”
旁边画着个齿轮,齿轮中心刻着“∞”。
突然,窗外传来急促的哨声,小李撞开门:“陈哥,王师傅……王师傅死了!”
职工医院的病房里,王师傅趴在地上,右手攥着半张粮票,编号“0732”,左手食指在水泥地上划出个不完整的“∞”。
他的后颈有淤青,和周明远的致命伤一模一样,床头柜上的搪瓷缸里,泡着没喝完的中药,漂浮着几片安定药片。
陈建军的后背贴着冰冷的墙壁,看着法医将尸体抬走。
王师傅临终前没写完的符号,像是在暗示下一个目标——0732,这个编号属于谁?
他突然想起,会计张桂兰的安全帽编号,正是“0732”。
口袋里的齿轮钥匙硌得他生疼,钥匙背面的“0730”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父亲当年究竟在保卫科扮演了什么角色?
为什么所有的编号都像齿轮一样,紧密咬合在一起?
窗外,工厂的大烟囱正在拆除,砖块坠落的声响中,隐约传来齿轮转动的咔嗒声,和1975年事故当天的轰鸣,竟如此相似。
陈建军知道,这场跨越五年的齿轮游戏,远未到停歇的时候。
第三章:双生齿轮1980年9月14日辰时保卫科办公室陈建军的放大镜滑过张桂兰的职工档案,“安全帽编号:0732”的字样与王师傅死亡现场的粮票编号完全吻合。
他的视线落在“家庭关系”栏,原本空白的地方被铅笔轻轻划过,底层隐约露出“沈若兰,表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