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漠与红河的初遇大西北的风裹挟着沙砾掠过戈壁,张林握着缰绳的指节泛白。
作为西北马场的年轻场主,他刚从内蒙古谈完一笔马匹交易,返程途中却在银川火车站遇到了意外——因暴雨导致的铁路塌方,所有列车停运。
候车室里挤满了滞留的旅客,嘈杂的人声混着泡面的气味,让这个习惯了广袤天地的西北汉子愈发烦躁。
就在他准备找个角落抽烟时,一抹鲜艳的色彩突然撞进眼帘。
一个身着民族服饰的女子正蹲在角落,给哭闹的小女孩擦拭眼泪。
她穿着绣满银饰的短上衣,黑色筒裙上蜿蜒着红河梯田般的图案,头上的头巾垂落几缕黑发,在白炽灯下泛着柔光。
张林注意到她手边放着一个竹编背篓,里面露出几支新鲜的野姜花,带着湿润的南方气息。
“需要帮忙吗?”
话出口时,张林自己都有些惊讶。
他向来不是主动搭讪的性格,但此刻看着女子为难的神情,鬼使神差地开了口。
女子抬头,杏眼弯弯:“太感谢了!
我想给孩子买点水,可行李太多走不开。”
她的普通话带着软糯的红河腔调,像山间的溪水淌过干涸的河床。
张林点点头,转身挤进人群。
当他提着矿泉水和面包回来时,发现女子正在给小女孩编草蚱蜢。
竹篾在她指间翻飞,转眼就变出栩栩如生的昆虫,逗得孩子咯咯直笑。
“我叫李欣,来自红河州。”
女子递给他一张印着哈尼梯田的名片,“这次带孩子们来参加云南少儿绘画比赛,没想到遇上这种事。”
张林摩挲着名片上凹凸的纹理,上面印着“红河民族文化推广中心”的字样。
他自我介绍后,目光不自觉地落在李欣腕间的银镯上——那是双鸟朝凤的图案,和他母亲留下的老银饰有些相似。
夜幕降临时,车站广播宣布所有旅客需转移到临时安置点。
张林主动帮李欣搬运行李,沉重的纸箱里装满孩子们的画作和云南特产。
安置点是个废弃的体育馆,几百人挤在简易床垫上,鼾声与梦呓交织。
李欣带着孩子们睡在角落,张林则靠着墙壁打盹,却在迷迷糊糊中总留意着那边的动静。
凌晨三点,一个孩子突然发起高烧。
李欣急得眼眶通红,周围的旅客都在熟睡。
“我开车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