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条件,我比媛媛可能还稍微好一点点。
学历比她高一点,虽然没什么大用,但涨工资会快一些。
我是本地人,她是外地过来的,她的老家彩礼比本地高很多,这一点算比较实在的优势了。
没等我来得及打听媛媛是怎么高效率找到男人的时候,看热闹的观众已经马不停蹄地找上了我。
“看来这婚介机构还是靠谱啊,花8800块钱就能找个好对象,晓啊,你也联系联系内个婚介机构呗。”
说这话的是单位的一个碎嘴子老同事,年近五十,老公不顾家不赚钱,她和多个已婚男同事暧昧不清,不挑年纪,不论长相,人送外号“烂裤裆”。
擅长造谣生事,挑拨是非,是那种希望世界上每个人都比她痛苦、比她不幸的物种。
“嗯嗯,谢谢啊,我有空去问问。”
我礼貌地敷衍她。
“就是!
别不好意思,别像咱们单位那个谁一样拖到四十,你要是不好意思,我去帮你问。”
“不用不用哈,我自己问就行。”
对待这种搅屎棍,只能快点结束对话,随便多说两句,搅屎棍就会添油加醋,说我背后蛐蛐四十岁没结婚的同事。
所以,哪怕是新新时代又怎样?
单身主义、丁克主义、不婚族,到了一个小集体的几百只眼睛和嘴巴中,你就会被打成异类。
这种定性还不止是口头上的,而是会影响到工作前途、利益分配等方方面面的东西,因为你“不正常”。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在喜欢乱嚼唾沫的劣质环境,一个适龄没结婚的女青年,无论你工作能力和业绩多好,都无法避免莫名其妙的恶意和偏见。
你还不能想翻脸就翻脸,不然就会被塑造成“恨嫁恨疯了”的怨妇。
98800块钱,一个半月的工资。
“然后呢?
一手交钱,一手交人?”
“对!
这8800相当于一年的会费,交了钱你就是这个婚介机构的会员,这一年时间他们就不停地帮你找条件相当的男人,这个不合适就下一个,反正这一年时间会一直有新男人。”
同事媛媛的脸上,现在完全写满了新妇的喜悦,之前眉眼间的惆怅和阴霾已经全部一扫而空。
只要有了一个男人,有了一个伴侣,你就不是别人眼里的怪物了,这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