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里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气氛。
之前白露晞造谣我“心理素质差,活该落榜”时有多么言之凿凿,现在就有多么无声打脸。
我的复试通知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在了所有曾经跟风嘲讽我的人脸上。
尤其是白露晞。
她的成绩不能说差,但也只是堪堪过了院线,不上不下卡在一个极其尴尬的位置。
调剂?
好的学校和专业基本无望,差的她又未必看得上。
当初她抢着替辅导员收成绩单,一副胜券在握准备随时对我进行公开处刑的姿态。
现在想来,真是讽刺。
很快班级群里就有了新的风向。
“啧,有些人当初话说得那么满,结果就这?”
“就是啊,还造谣人家见微落榜,自己成绩也就那样嘛。”
“笑死,考得还没人家哭哭包好,还好意思说别人心理素质差。”
“大概这就叫,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曾经那些或明或暗排挤我的声音一夜之间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对白露晞的冷嘲热讽。
墙倒众人推,亘古不变的道理。
我看着群里的消息,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
我不需要这些迟来的正义,我的时间和精力,要用来奔赴我的北大。
至于白露晞,她开始变得沉默寡言,独来独往。
以往围绕在她身边的小跟班们如今也作鸟兽散。
偶尔在食堂或水房碰到。
她总是低着头,脚步匆匆,像是在躲避全世界的目光。
被孤立的滋味,她终于也尝到了。
9.学院组织的毕业旅行,地点选在了一个风景不错的海滨城市。
我本来对这种集体活动兴趣缺缺。
但傅听澜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