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女生不行。”
这话里的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看着与原辰谈笑风生的姜婵,我努力回想我们过去的点点滴滴。
7我与姜婵是商学院公认的黄金搭档组合。
外界总误以为我们商学院的学生游手好闲,实则我们忙于各类创业竞赛,从校园内的简易摊位到知名的创业赛事,我和姜婵的名字总是紧密相连。
面对外界对我们关系的种种猜测,我们的回答始终如一——纯粹的革命友谊。
姜婵对数据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度,总能从繁复的数据中洞察先机;而我,则更倾向于实践,时常认为她的推论过于理论化。
初入学时,我们曾因观念不合而时有争执,但我们被分到了一组,数次合作下来,我们之间的默契日益加深。
直到商学院与设计学院联合举办活动,那些同学全都来不了。
我作为物资负责人,在暴雨中独自应对物资搬运的困境。
正当此时,徐楚雪的出现了,帮我一起处理。
事后,我想请她吃饭以表感激,她却以我在设计大赛中的投票支持为由,称赞我的审美,并半开玩笑地建议我转系。
自那以后,姜婵在我的世界里逐渐淡去,因为我的心里,满是徐楚雪的身影。
“轩子,我到家了。”
原辰在一个路口突然下车,正当我准备跟随,他却按住我,示意我继续留在车内。
“姜婵有话跟你说,我在家里等你。”
我心中疑惑,原辰却已迅速离开,只留下一句:“轩子,相信我,姜婵不错。”
这算是把我“卖”给姜婵了吗?
我心中苦笑,却也好奇她想说些什么。
相比起记忆中那个总是和我“针锋相对”的姜婵,眼前的她多了几分成熟与稳重,更重要的是,她的眼中闪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怎么一直盯着我看?”
最终还是姜婵打破了沉默,只是这开场白依旧带着几分戏谑。
我无奈地靠在座椅上,任由她分享着这些年的生活点滴。
我在不知不觉中昏昏欲睡,直到她轻声说:“凌轩,幸好你还在。”
次日清晨,我被原辰唤醒。
“你把徐楚雪拉黑了?”
我点头确认。
“做得好,太对了!”
原辰虽嘴上抱怨着被误伤,却还是将手机递给我,展示着徐楚雪以及无数陌生号码发来的未接来电和信息,内容无一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