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天际传来雷霆般的钟鸣。十八道金光从天而降,竟是南斗星君带着新铸的“天命天平”,天平两端分别盛放着“金石”与“草木”的命魂,却不再是对抗,而是交融。
“孙悟空,林黛玉,”星君的声音少了往日的冷硬,“天道有感于你们的共生之德,特准你们在共生阁中写下‘万劫书’,从此三界命册,再无‘薄命’二字。”
悟空抓耳挠腮地笑了:“早该如此!俺妹妹的诗稿早把‘薄命’二字烧了个干净——”他忽然看见天平上的命魂正在旋转,化作金箍棒与仙草交缠的图案,“不过这劳什子天平,还是砸了省心!”
黛玉按住他扬起的金箍棒,取出螺子黛,笔尖却在接触天平的瞬间,吸满了三界众生的愿力:“且慢。这天平,该用来称量人间的温情。”
她轻轻一触,天平突然浮现出无数画面:梁山泊的弟兄们在杏黄旗下列队,每个人的兵器上都刻着共生纹;大观园的姐妹们在共生树下刺绣,绣品上的小猴与仙草会随着月光舞动;就连地府的判官,都在生死簿上添了句“共生者,命数同辉”。
“警幻的薄命司没了,”宝钗忽然开口,手中的金锁不知何时变成了共生纹的形状,“现在的太虚幻境,连警幻仙子都在替你们誊抄《共生经》。”
众人随她望去,只见云海中浮现出崭新的太虚幻境:“薄命司”的匾额换成了“共生阁”,阁中悬浮着千万盏灯,每盏灯都映着天下有情人的故事。黛玉的《葬花吟》被刻在阁顶,却在“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后添了句“金猴指路,仙草为舟”。
“该写万劫书了。”观音菩萨的虚影忽然现身,玉净瓶中的甘露化作笔砚,“这一劫,要写的不是你们的故事,是天下人的共生之道。”
黛玉望着砚中倒映的众生相,忽然握住悟空的手,将两人的血滴入墨汁。金绿交织的墨迹刚触碰到玉帛,便自动浮现出字迹:
“混沌初开,金石草木本同源;
天地分判,薄命齐天各成劫。
幸得甘露润石心,桃枝缠尾结深缘。
十二金钗破樊笼,一百单八举义幡。
共生树下万劫书,从此人间无孤寒。”
文字如活物般游走,在玉帛上织就一幅三界共生图:花果山的桃林连接着大观园的竹影,梁山泊的旌旗映照着太虚幻境的霞光,每个曾被判词困住的灵魂,此刻都在图中舒展笑颜。悟空忽然指着画面右下角,那里有个小身影正抱着小猴灯打盹——正是当年的巧姐儿,如今已成为“反薄命”绣坊的传人。
“妹妹,”悟空忽然轻声道,“你看,这万劫书写的不是俺们多厉害,是每个敢于牵手的人,都成了破局的光。”
话音未落,玉帛突然爆发出强光,化作千万片金叶飞向三界。黛玉看见,金叶落在贾府的琉璃瓦上,让“贾”字匾额多了道桃枝纹路;落在梁山泊的船头,让“替天行道”旗多了抹仙草微光;落在太虚幻境的废墟上,竟长出了第一棵人间的桃树。
是夜,众人在共生树下摆宴。湘云抱着酒坛爬上树杈,悟空变作戏法逗得巧姐儿直笑,探春则与宝钗商量着如何将《万劫书》的内容编成曲儿,传遍天下。黛玉靠在贾母身边,看着老人鬓角的白发被共生树的光芒染成金绿,忽然想起初进贾府时的自己,那时的她怎会想到,有朝一日能与天地共写命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