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你看得见的地方。
’原来妈妈的‘银发科技’,从来不是给老人的,而是给每个害怕失去的孩子的。”
林晓坐在书桌前,看着女儿作文本上的字迹,想起最近朵朵总在画“智能养老院”的设计图,里面有会讲故事的机器人、能种花的阳台护栏,还有连接着所有房间的“星形走廊”。
窗外,暮色渐浓,远处的写字楼亮起灯光,其中一扇窗里,陈墨正在给新入职的实习生们讲“用户体验的温度”。
手机忽然震动,沈逸发来一张照片:母亲戴着朵朵设计的“智能围巾”,正在教社区的老人们用手势控制音乐。
围巾上的LED灯一闪一闪,像落在雪地上的星星。
林晓笑了笑,在备忘录里写下:“下一个项目,或许该听听初中生的想法了。”
她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
在这片光的海洋里,有无数束光正在交织:有的来自实验室的屏幕,有的来自老式收音机的电流声,有的来自孩子画笔下的星星。
而她知道,自己始终是那个追光者——不是要抓住光,而是要让每束光,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第十九章:玻璃天花板的阴影集团竞聘公示栏前,林晓的名字赫然在列。
这是她从业以来第一次角逐核心管理层,办公桌上的“银发科技生态圈”项目结案报告还带着油墨香,扉页贴着朵朵画的“妈妈加油”贴纸。
然而当她走进面试会议室时,却听见评委席传来压低的讨论:“女性高管要兼顾家庭,精力能行吗?”
答辩环节,一位董事突然提问:“如果您女儿突发重病,您会如何平衡项目进度?”
林晓握着话筒的手顿了顿,想起去年母亲住院时,自己在病房走廊改方案的凌晨三点。
“我会像处理任何突发危机一样,”她直视对方眼睛,“用二十年职场经验证明,我的决策不会因性别或身份打折。”
散场时,陈墨抱着文件夹追上来:“他们怎么能这么问?
这是职场歧视!”
林晓看着窗外飘落的春雨,轻轻摇头:“当女性开始计算‘平衡’的刻度,就已经站在了不公平的起点。”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红色按键——那是第一代银发机的原型机,此刻正隔着布料传来温润的触感。
第二十章: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