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
第二节:光环的裂变资本的虹吸效应比季风更迅猛。
李常的工位在两周内完成“升级”:宜家转椅换成了Herman Miller人体工学款,桌面摆上了全自动磨豆机,咖啡豆的香气取代了往日的速溶咖啡味。
停车场的二手速腾消失后,取而代之的是挂着沪A牌照的宝马740Li,车钥匙总在午餐时被随意丢在餐桌上,金属logo在瓷盘边压出浅痕。
最具象征意义的是那面白墙——六张销售冠军奖状被小心摘下,取而代之的是幅裱着胡桃木框的徐悲鸿《奔马图》复制品,马首朝向他办公椅的方向,仿佛随时准备踏碎K线图上的阻力位。
“老常,你这笔记本记的都是客户资料吧?”
某天午休,李常晃着刚拆封的百达翡丽表盒,表带在阳光下泛着鳄鱼皮的光泽,“我现在看研报,都是用投行送来的定制版iPad。”
他指节敲了敲自己的太阳穴,“脑子得装宏观数据,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交给助理就行。”
我合上手头翻旧的《证券分析》,看着他腕间的表链在键盘上投下细碎阴影——那串数字足够买下他曾奉为圭臬的客户资料里,所有中小客户一年的订单总和。
第三节:信徒的诞生茶水间的偶遇渐渐变成朝圣。
每天下午三点,李常的工位周围会围起半圈人,有人捧着笔记本记录他随口提到的“MACD金叉买点”,有人举着手机偷录他分析政策新闻的片段。
市场部的小陈把李常推荐的股票设成手机壁纸,客服部的张姐在工位贴满“常氏选股三原则”的便签。
最狂热的当属前台小吴,她注册了新微信号,头像换成李常某次路演的照片,朋友圈里每条状态都以“常总曾说”开头,直到被行政警告才悻悻删去。
资本的神话需要具象化的图腾。
当李常穿着Brioni西装出现在行业沙龙,镁光灯下的身影被财经媒体形容为“新生代价值投资者”,尽管他从未完整读过一本投资经典。
某晚加班,我看见他对着镜子练习演讲手势,西装袖口滑落,露出小臂上新纹的牛头图案——那是他自选股里某券商APP的logo。
窗外的陆家嘴灯火通明,写字楼玻璃幕墙上的光带交织成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