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羹汤。
雪梨中的配糖体与鞣酸,恰似天然的止咳良药,与银耳富含的植物胶质携手,温柔地润泽着每一寸干涩的呼吸道,让饱受秋燥折磨的肺部重获清润畅快。
那碗热气腾腾的羹汤刚推到客人面前,玻璃门外突然卷进一阵裹挟着枯叶的寒风。
三个穿着校服的学生挤进来,最前头的女孩正用纸巾捂着嘴咳嗽,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阿姨,能不能快点......我同学咳了两天,吃药都不管用。”
林悦掀开砂锅盖子,蒸汽顿时模糊了眼镜片。
她往碗里多添了几片鲜梨,又撒上一把碾碎的胖大海:“这碗先拿去,喝完要是还不舒服,明天带她来,我教你们煲润肺膏。”
女孩们围坐在角落,瓷勺碰撞声与压抑的咳嗽声交织,直到碗底最后一口羹汤入喉,那个病弱的姑娘突然长舒一口气:“像有团温水,从嗓子一直滑到心口。”
入夜打烊时,林悦发现柜台压着张字条,稚嫩的笔迹写着:“谢谢阿姨!
明天我们带了自家晒的橘子皮,能不能教我们做止咳的羹汤?”
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几片金黄的叶子扑簌簌落在玻璃橱窗上,映着“润肺止咳”的灯箱招牌,宛如一幅会呼吸的秋日画卷。
3 银河甜梦羹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后厨,三个女孩已经系着临时找来的围裙,眼巴巴看着林悦将雪梨去核切块。
“记住,要选砀山梨,表皮带麻点的才够甜。”
林悦示范着将银耳泡发,胶质在水中舒展如白绸,“银耳要炖出胶,火候得足,但雪梨不能久煮,否则营养会流失......”说话间,又有位常客推门而入,是附近学校的老教师,常年受慢性咽炎困扰。
他熟稔地在老位置坐下:“小林,今天加些川贝?
最近备课讲话多,嗓子火烧似的。”
林悦应着转身,却见三个女孩已经默契分工:一人搅拌砂锅,一人称量药材,最小的那个正踮脚往碗里撒枸杞。
深秋的阳光斜斜照进店里,将蒸腾的热气染成金色。
当一碗碗承载着古老智慧与新生力量的羹汤端上餐桌,咳嗽声渐渐被说笑取代。
林悦望着忙碌的小身影,忽然想起母亲教她辨认药材时说的话:“食疗的妙处,在于把治病的道理熬进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