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问:“后生仔,呢个风扇嘅专利系唔系你嘅?”
(年轻人,这电扇的专利是你的吗?
)陈浩流利地用粤语回答:“梗系啦!
仲有冇兴趣睇下我哋最新款?”
(当然是!
要不要看看我们的最新款?
)港商惊讶地挑了挑眉。
半小时深谈后,他递上名片——李文博,香港利通贸易公司董事长。
“陈生,你嘅眼光好犀利。”
李文博意味深长地说,“不如合作?
我帮你打开国际市场。”
5.回程的渡轮上,周婷忧心忡忡:“那个李老板靠谱吗?
我查过他公司的注册资金,有500万港币呢!”
“正因为实力悬殊,他才看不上坑我们这点小钱。”
陈浩迎着海风笑道,“他想要的是长期合作伙伴,毕竟全中国会说粤语还懂国际贸易的个体户可不多。”
他说着自然地揽住周婷肩膀:“站稳,船晃。”
周婷耳根通红,却没躲开。
6.合作比预想的更顺利。
三个月后,第一批华兴电扇通过李文博销往东南亚;陈浩则趁机将内地丝绸以十倍利润卖到欧洲。
到1984年底,公司账上突然多了200万外汇券!
“这么多钱怎么花?”
周婷看着银行存单手都在抖。
陈浩在地图上画了个圈:“上海浦东,现在还是农田呢……”7.1985年元旦,危机突至。
先是国家突然收紧银行贷款政策,接着海关严查进口批文。
华兴厂资金链骤然紧绷,连工资都快发不出来。
雪上加霜的是,李文博从香港发来电报:“显像管订单遭海关扣留,按合同贵司需承担20万违约金。”
“王八蛋!”
陈浩摔了电报,“明明是他没搞定批文!”
周婷咬着嘴唇翻合同,突然指着一行小字:“你看这里,若因不可抗力导致交货延迟,双方可重新协商……”陈浩猛地抱住她:“天才!
这属于政策调整,就是不可抗力!”
周婷被他搂得喘不过气,红着脸捶他:“松手啦!
赶紧想办法!”
8.绝境中,陈浩做了个大胆决定,抵押全部地皮和厂房,换取银行贷款!
“你疯了?”
周广发拍桌而起,“万一还不上,十年心血全没了!”
“周叔,政策收紧只是暂时的。”
陈浩目光炯炯,“邓小平说过,改革开放政策一百年不动摇!”
1985年3月,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