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要处理的文件。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办公桌上洒下一道道金色的条纹。
面对堆积如山的政策文件、调研报告,我凭借 “瞬时记忆” 的技能,快速吸收着各类知识。
渐渐地,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领导开始将一些重要的调研任务交给我,希望我能为政策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这天,主任把我叫进办公室,他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神情严肃而认真:“小林,市里准备开展‘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调研,你带队去几个典型小区看看,一周后出份报告,重点关注群众需求和改造难点。”
我挺直腰板,郑重地点点头:“保证完成任务!”
接到任务后,我迅速组建了调研小组。
老旧小区里,狭窄的巷道、斑驳的墙壁,处处都透露着岁月的痕迹。
居民们的诉求五花八门,有的希望加装电梯方便老人出行,有的要求整治小区绿化和停车位,还有的反映基础设施老化严重,水管经常爆裂,电路也存在安全隐患。
在一个建于九十年代的小区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拉着我的手,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期待:“小伙子,我们这楼没有电梯,我老伴腿脚不好,上下楼太遭罪了,能不能给装上啊?”
我蹲下身,握住她粗糙的手,认真地说:“奶奶,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把大家的需求都记录下来,尽力解决。”
记录的笔在本子上沙沙作响,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些真实的声音带到报告里。
调研过程中,我发现不同小区存在的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有的小区空间狭小,加装电梯难度极大;有的小区居民意见不统一,对于改造方案争执不下。
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回到单位,我和小组成员们开启了加班模式。
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打印机不断吐出调研数据和资料,电脑屏幕上的文档改了一版又一版。
这时,我突然想起在小说世界里收集时政信息的经验,开始查阅相关政策文件,研究其他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的成功案例。
那些在小说世界里培养出的敏锐洞察力和分析能力,此刻派上了大用场。
就在我们紧锣密鼓地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