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时间的悄然流逝,君墨渊与叶璃之间的接触愈发频繁。君墨渊时常会在处理完朝政的闲暇之余,来到叶璃的宫殿。他们一同漫步于庭院之中,探讨诗词歌赋的美妙意境。
“璃儿,你看这春日之景,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正应了那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你觉得此句如何?” 君墨渊站在庭院中,望着满园春色,转头微笑着问叶璃。
叶璃微微浅笑,眼神灵动,“陛下,此句固然精妙,将春日的生机勃勃、繁花盛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但臣妾却以为,‘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更能细腻地描绘出春风轻柔细腻、无声无息滋润万物之态,宛如美酒入喉,初时不觉,而后回味悠长。”
两人在诗词的浩瀚世界里畅所欲言,彼此之间的心灵距离也在这一次次的交流中悄然拉近。除了诗词,他们也会深入探讨治国理念,为景盛国的未来谋划蓝图。
“璃儿,如今朝廷赋税制度虽看似完备无缺,但实则存在诸多弊端,如赋税不均,致使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百姓苦不堪言,你有何独到见解?” 君墨渊皱着眉头,一脸严肃地看着叶璃问道。
叶璃沉思片刻,缓缓说道:“陛下,臣妾以为赋税应依据土地肥瘦、产量高低进行合理划分。对于贫瘠之地,百姓辛勤劳作却收成寥寥,可适当减免赋税,以减轻他们的沉重负担;而对于肥沃高产之地,可适当增加赋税,但亦不可过重,以免伤民元气。同时,可大力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对于新垦之地,给予一定年限的免税政策,如此方能激发百姓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蓬勃发展,进而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实现国与民的双赢。”
君墨渊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欣慰,他情不自禁地轻轻握住叶璃的手,“璃儿,你的见解独到新颖,真乃朕之贤内助。与你交谈,朕如拨云见日,受益匪浅。”
然而,他们的感情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太后李氏对叶璃的得宠深感不满与忧虑。她认为叶璃身份低微,不过是凭借些许才情与美貌迷惑了君墨渊,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