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他每次鼓着脸辩解的时候,我都会偷偷瞄他的身高。
这时,他总是能敏锐的捕捉到我的目光,别扭的躲开太子的魔爪,红着耳根却强装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对我说,“太子妃,你写错字了,瑶字还需加一撇。”
“我是跟着你写的,那你也错了。”我振振有词。
许涣之是书法大师许子奚的孙子,之所以能如此年纪成为太子的伴读,就是因为他出色的天资,许子奚很多时候都说,假以时日,他这个孙子,书法造诣定远远胜于他。
我名义上跟着太子学书法,其实都是许涣之在一旁指导的。
我说完之后,他对我说,“臣避家母名讳,故缺笔,太子妃不必如此。”
但我还是如此,我尝试改过,可总觉得,“瑶”字似乎不该有那一撇。
3
如此往复,寒暑易节。
我十四岁那年,父亲命人开始着手准备我的大婚与及笄礼。
我再也没有看到帮太子磨墨的漂亮宫女了。
没有人告诉我她去哪里了。
我问起的时候,她们都一脸讳莫如深。
我问许涣之,他告诉我。
阿玉被打死了,死的时候肚子还有未成形的胎儿。
太子仿佛刹那间就被抽干了骨血,他苍白着脸色,面上仿佛空白一片。
我与许涣之在书房习字时,不敢说一句话。
清风翻动纸笺,墨香萦绕,只有狼毫落在宣纸上的声音。
喑哑而沉缓,如同呜咽。
太子说与我单独谈一谈,他叫退了许涣之,我眼巴巴看着许涣之离去的背影,无端又开始紧张。
太子看出了我的紧张。
他说,“你知道吗,我一开始非常讨厌你。”
谢谢,更紧张了。
他接着说,“我堂堂东宫太子,及冠之年,却要和八岁的太子妃订亲。更可恨的是,你还什么都不懂。”
他说完,好像笑了一下,只是笑得比哭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