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娘笑容一滞,对于我的责问有些不满,
“那是家里能拿得出,最好的东西了。娘给你新打了四铺棉花被,比别人家还多两铺!你看看你弟弟、你娘冬日还垫着茅草,盖着陈旧的薄被。”
我目光随娘的话落在炕上,果真破败不堪,便不再多言。
温识玉也出言表态,
“婉卿别闹了,我们温家也不看重你带了多少嫁妆过来。娘的生养之恩大于天,我们为人儿女的应心怀感恩。”
生于旧世的我,也曾十里红妆风光大嫁。
十里红妆便是红床开路,棺材压阵。从生到死,十里尽显。女子一生所需的吃穿用度,娘家一应备好带进婆家。
看来今日不入旧风,入乡随俗吧!
这对母子瞧着是可爱可亲的,接受现实也不算太难。
如今我是后世的民女薛婉卿,而非前朝的元帅府嫡长女。
温识玉喝了弟弟端来的清茶,点入正题,
“母亲,我在新都的学业尚未完成,我计划将婉卿带去。
一来可相互间照顾,二来我想婉卿能学些先进知识,有个安身立命的技能傍身。”
娘坐在一侧静静地听,“也好,她跟着你去见见世面也好。”
我看着依恋我的幼弟,他眼睛明晃晃的机灵劲,
“娘,弟弟也有十岁了,也该让他念点书。识些字以后出去,也不至于被人骗了去。”
弟弟在我怀里,眼巴巴地看着娘,“我可以念书么?”
娘苦笑,“到处在打仗,活着就好。”
“婉卿说得对,小舅子是该读书。读书可开民智,兴国。要不,小舅子跟我们一块进城?”温识玉揽下这活说道。
“不可!出嫁的女儿怎么可以,还带个弟弟到婆家生活。我们薛家丢不起这张脸。”娘一口回绝了,我们的好意。
她再看兴哥儿期盼的眼神,还是应了让弟弟读书的事。
“娘再寻个机会,让兴哥儿上学去。你们出门在外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