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乡土故事八则吴起杨二郎无删减+无广告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4-12-31

乡土故事八则

牛口峪

贾庆斌

邹东山区张庄镇有个村子叫将军堂,村子坐落在大顶子山和狼舞山之间。将军堂村之北大顶子山山口有一巨石横卧,其形酷似一头黄牛,只是缺了牛头,当地人称之为“石牛”。石牛脖子上刻有“牛口峪”三个字,此山口故名牛口峪。据民间传说,石牛是一头神牛,常夜奔郭里集吞食豆苗,一夜啃食豆苗两顷。当地人一怒之下,聚众追赶神牛至牛口峪,众刀砍下神牛头颅,故今石牛有身无头尔!此地民间又相传,说是隋朝的窦建德将军兵败于“牛口峪”,明朝的蔡将军阵亡于郭里集。皆因其姓氏谐音:窦(豆)、蔡(菜),犯了地名,导致兵败、阵亡于两地(牛口峪、郭里)。

唐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率军征战入山东,至鲁南途径牛口峪,见其地势显要且隐蔽,曰:“此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关隘也!”于是传令全军将士停止前进,在此扎营,并进行休整。兵卒发现此处石牛之上刻有“牛口峪”三字,纷纷谣传:“石牛,神牛也;豆(窦)入牛口,势不能久。”一时人心惶惶。部将告知窦将军,将军观之,又听说当地谣传:神牛夜奔郭里集,一夜啃食豆苗两顷,村民尾追神牛至卧石山口,牛入山口后没了踪迹,唯见山口横卧一尊无头石牛,颈上刻“牛口峪”三字。窦将军惊呼道:此地不可久留,豆入牛口,岂得活命!猛然醒悟后急命撤退,却遇敌军袭来,堵住峪口,部队慌乱突围,大败,将军旋即战死,即葬于此地,后人为纪念窦将军,建祠堂三间,故所在村庄取名将军堂。

杨二郎担山

贾庆斌

话说杨二郎一根又细又长的扁担颤悠悠担着两座大山,千里迢迢要将其担往蓬莱圣地。道路崎岖,天气酷热,杨二郎大汗淋漓,昼夜兼程。一日,路过一个村庄,炎炎烈日之下,杨二郎已是口渴难耐。于是放下担子向一村妇讨几瓢水以解解渴。杨二郎一阵痛饮,顿觉浑身清爽,疲惫渐消。歇息一会儿,杨二郎复拾担继续赶路。他蜿蜒而行来到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