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哈了口气。
那些维多利亚风格的雕花纹路间,某块铜绿斑痕的形状让她眼皮一跳——振翅欲飞的银蝴蝶,与实验记录单背面的水印完全相同。
电子钟跳至 23:16 时,穿堂风突然掀起窗帘。
苏夏按住乱飞的草稿纸,门轴就在这时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
穿棒球服的男生夹着篮球冲进来:“抱歉借过!”
他运动挎包上的金属扣撞得桌腿咣当一声,23:17 的数字在电子屏上血红地亮起。
苏夏的后颈泛起针刺感。
这场景与守则描述的触发条件严丝合缝,就像有人按下了预先编写好的恐怖程序。
“哐啷!”
后排传来瓷器碎裂的声响。
穿碎花裙的女生惊跳起来,打翻的马克杯在地砖上迸裂成放射状花纹。
深褐色的咖啡液蜿蜒流淌,竟诡异地汇聚成一条直向镜面的溪流。
“镜、镜子里...”所有人的视线被磁石般吸向雕花镜。
苏夏在 0.3 秒的空白里瞥见镜中黑影——旧式校服领口露出的麻绳勒痕,银蝴蝶发卡闪烁的冷光,以及管理员指甲缝里同样的黑红色污垢。
然后记忆突然断层,如同被利剪裁切的胶片。
再清醒时,她已混在人群里冲向门外。
唯有棒球服男生手腕的淤青证明那不是幻觉——那五道指印的间距,与古籍区书架侧面的抓痕完全吻合。
“急性应激反应。”
校医的钢笔在病历本上沙沙划动,“他说看到镜子里有人掐他脖子。”
病床上的男生腕骨内侧,紫黑指印正渗出细小的血珠。
林小雨突然抓紧苏夏:“你看窗外!”
西区自习室三楼的某扇窗户后,一道人影正贴着玻璃缓缓下滑,在窗面拖出暗红色长痕。
这画面让苏夏想起实验记录单背面晕染的血渍——那些 1978 年 9 月 13 日的陈旧血迹,此刻正在她口袋里微微发烫。
深夜的寝室里,苏夏点开校论坛血红加粗的帖子:《你相信自习室的第十三人吗?
》 当最新跟帖跳出“不要相信穿白大褂的人”时,口袋里的实验单突然渗出鲜血。
新增的血字如寄生虫般蠕动成形:“认知污染低 13 阶段警告:当你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实存在时,实验已无法终止。”
窗外的月光被乌云吞没。
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