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女频言情 > 江西非遗大观园·九江卷白居易梁山伯 番外

永修民歌

发表时间: 2025-02-19

永修地处九江市西南地区,古艾地,至今有两千年历史。西与武宁接壤,北与德安、共青及庐山市毗邻,东与都昌隔鄱湖相望,南靠靖安、安义、新建等县(区)。东部临湖,水网纵横,渔业兴旺;中部大片地域,丘陵绵绵起伏,往东尽是平原,农业发达;西部高山叠嶂,林木繁茂,蜚声海内外的千年古刹真如寺建于云居山中。修河从湘、鄂、赣边境向东南穿流,经本县吴城注入鄱湖,古有“装不完的吴城,卸不完的汉口”之说。
悠久的文化,独特的环境,世代的文明,衍生出丰富多彩的。吴城有排工号子及起肩和拉木头号子;全县流传高腔、平腔山歌,尤其西南部的马口、滩溪、云山的《拖山歌》最有特色,2013年选为第十五届全国青歌赛规定曲目。小调遍布本县,分生活小调、坐唱小调两类,南、北与戏曲互有来往,《闺女选郎》等生活小调最显泥土芳香。
永修民间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故灯彩活动十分盛行,分锣鼓灯、歌舞灯两类。灯歌中的《红花满山开》1957年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苏联广播,国庆十周年入选进京献演,1960年又由王震邀请进中南海演出。风俗歌中的《哭嫁》《照轿》,似哭似唱,音调系一句伸缩尾而成,乡土气味浓。儿歌有摇儿歌、牛歌等,牛歌系乡间放牛伢儿的歌曲,除学用山歌腔外,口语化的“三声腔”最能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生活音调又有叫卖音乐及吟诗调等。主要流传在永修县及比邻的武宁县、安义县、靖安县等周边地区。
民歌是劳动的颂歌。当年,吴城排工高喊震天动地的号子,拼力而作,每年输送木材百万立方。一代代农民在艰苦的农事劳动中,白天把民歌当茶饭,夜晚把民歌当被窝,战天斗地,换来粮棉丰收。而新民歌《红花满山开》系永修传统民歌《卖花调》与《上山调》嫁接填新词而成,说明创新是民歌发展的生命。
是人文地貌的名片,歌唱吴城,记住往日的辉煌,又联想候鸟乐园;歌唱云居山,激发人们上千年古刹真如寺一游。
2016年,被列入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