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的红衣女子。
女子面容绝美,眼眸灵动,仿若带着星辰之光,见他进来,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浅笑:“念生,你来了。”
念生又惊又喜,却又有些拘谨:“姑娘,你怎知我名?
可是你一直在暗中帮我?
你究竟是何人?”
女子起身,缓缓走近,衣衫飘动间仿若一朵盛开的红莲:“我乃山中修行的狐仙,那日被你所救,特来报恩。”
念生瞪大了眼睛,原来梦境为真,亲耳听闻仍是震惊不已。
狐仙看着他,眼中满是温柔:“你孤身一人,心地良善,我愿伴你身旁,护你周全。”
念生脸颊泛红,吞吞吐吐着:“我…… 我何德何能,怎敢劳烦姑娘。”
狐仙轻轻一笑,笑声仿若银铃:“既已应了报恩,你莫要推辞。”
自那日后,狐仙便住进了念生家中。
白日里,念生进山采药,狐仙就在家中操持家务,将小院打理得井井有条;夜晚,两人坐在院子里,狐仙讲述山中千奇百怪的故事,念生听得入迷。
镇里人知晓此事后,有人艳羡,有人惧怕,更有甚者,悄悄请了道士,欲除 “妖邪”。
那道士在镇中设坛做法,口中念念有词,扬言要捉拿狐仙。
念生听闻,急忙赶回家中,拉着狐仙的手:“他们不会伤了你,我们走,躲进山里。”
狐仙却神色镇定,轻轻拍了拍他的手:“无妨,我自有办法。”
说罢,她走出家门,直面道士。
道士见狐仙现身,大喝一声,挥剑便刺。
狐仙身形轻盈,侧身躲过,长袖一挥,一阵清风卷起,道士竟立足不稳。
“你这妖物,蛊惑人心,今日便要你现出原形!”
道士恼羞成怒。
狐仙轻声细语道:“我与念生两情相悦,从未有过害人之心,你莫要听信谗言,滥杀无辜。”
此时,念生也冲上前,挡在狐仙身前:“道长,她未曾伤害于我,求您放过她。”
道士见状,犹豫起来,镇里百姓也纷纷围拢,交头接耳。
有人喊道:“念生平日待咱们不薄,这姑娘也没做过坏事,道长,要不算了吧。”
道士长叹一声,收了剑:“罢了罢了,但愿你这妖仙所言属实,莫要辜负这后生的情谊。”
风波过后,念生与狐仙的感情愈发深厚,白日念生仍上山采药,夜晚狐仙便教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