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妙奴宋国公的其他类型小说《朕才不是昏君妙奴宋国公全局》,由网络作家“丛林里的大王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总有人说朕是昏君,这简直是污蔑!朕愤愤不平。朕每次都在上朝时被丞相指着鼻子训斥。就这样朕还没砍了他,足以说明朕的虚心求进、胸怀宽广、英明神武……是吧,皇后?诶诶诶,大胆!皇后你踢朕做甚!1.朕是个昏君,但朕不承认。作为晖朝的皇帝,朕坐拥万里江山,千万黎民。朕轻徭薄赋,以民为本。在朕的治理下,晖朝河清海晏,天下太平。可是,御史台的那帮龟孙居然说朕只知道吃喝玩乐,不思进取!朕不想当明君。朕本来也不想当皇帝。朕原本只是个闲散王爷,天天招猫逗狗,非常快乐。但父皇突然病逝了。烦人的是,父皇没有立太子。于是大哥、三哥、四哥为了皇位打了起来。大哥毒杀了三哥,三哥埋伏了四哥,大哥……大哥不是四哥杀的,因为四哥死得透透的。大哥是朕杀的。因为他想和朕抢...
《朕才不是昏君妙奴宋国公全局》精彩片段
总有人说朕是昏君,这简直是污蔑!
朕愤愤不平。
朕每次都在上朝时被丞相指着鼻子训斥。
就这样朕还没砍了他,足以说明朕的虚心求进、胸怀宽广、英明神武……是吧,皇后?
诶诶诶,大胆!
皇后你踢朕做甚!
1.朕是个昏君,但朕不承认。
作为晖朝的皇帝,朕坐拥万里江山,千万黎民。
朕轻徭薄赋,以民为本。
在朕的治理下,晖朝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可是,御史台的那帮龟孙居然说朕只知道吃喝玩乐,不思进取!
朕不想当明君。
朕本来也不想当皇帝。
朕原本只是个闲散王爷,天天招猫逗狗,非常快乐。
但父皇突然病逝了。
烦人的是,父皇没有立太子。
于是大哥、三哥、四哥为了皇位打了起来。
大哥毒杀了三哥,三哥埋伏了四哥,大哥……大哥不是四哥杀的,因为四哥死得透透的。
大哥是朕杀的。
因为他想和朕抢皇后!
朕的皇后国色天香、倾国倾城,普天之下当然只有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朕能配得上她!
那时皇后还不是皇后,是朕的王妃。
大哥贪图她的美貌,想要强抢弟媳。
朕绝对不能忍。
于是朕联合丞相和宋国公杀了他。
丞相是朕的恩师,他也一直说朕胸无大志,白瞎了一个聪明的头脑。
朕当然知道朕很聪明,不然朕怎么把皇后勾到手的。
皇后大名叫赵云容,小字妙奴。
当然,皇后的小字除了岳父岳母,只有朕能念,小舅子也不行。
妙奴是吏部尚书嫡女,十几岁就名动京城。
传闻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绣得一手女红。
但这都是传闻。
朕不相信传闻。
朕可不像其他男子那样肤浅,听了个名头就非卿不娶。
朕与妙奴可是不打不相识。
2.那是清明时节,杏花微雨,小林子说外面可热闹,朕就从宫里偷偷溜出来玩。
街上人山人海,朕那时还没怎么长个子,踮起脚尖才能看见一点摊贩上的东西。
这里的货物琳琅满目,虽然比不上宫里的贵重,但也十分精致。
朕就喜欢好看的物什。
朕看了好久才看中一个小玩意儿,准备去摸钱袋,没想到摸到了另一只陌生的爪子。
朕与他四目相对,爪子的主人率先一步扯走了钱袋。
朕又与小林子四目相对。
不对!
朕的钱被偷了!
朕拔起腿就去抓小偷,
的脸,硬着头皮说:“我与这姑娘有一面之缘,当初钱袋被偷,是这位姑娘帮我拿了回来,还未曾询问姓名,没想到在这里碰上。”
朕胡编乱造,当初的事太丢脸,朕不好意思说出来。
赵云容原先是震惊的神情,又变得古怪起来。
可能是在想朕这个流氓怎么突然之间变成了六皇子,还满嘴谎话。
但是很快她就反应了过来,帮朕打圆场。
朕悄咪咪地观察她的神情,原本以为她会嘲讽朕,但是她没有,她神情很平淡,看过来时还笑了一下。
她今天穿着一身藕粉色的长裙,面上敷了些粉,并没有什么太华丽的首饰簪子,但是不知为什么,朕觉得她比之前好看多了。
朕对她表示感激,没有拆穿朕。
朕是个宽容大量的人,这就原谅她了。
她要弹琴。
朕竖起耳朵听。
没想到,她会拳脚,弹琴也这么好听!
难道真的和外面的传闻那样,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朕甩了甩脑袋,让自己清醒,朕不能人云亦云。
但是她的琴声好像有魔力一样,朕不知不觉就盯着她看呆了。
她弹琴的时候很专注,仪态也很好,完全不像是当初那个把我按在地上打的。
一阵微风吹过,她的衣摆翩翩起舞,她端坐在琴前,完全不受影响,神情安详,好似仙女一般……“云升,看什么呢?
看呆了都。”
一道贱兮兮的声音在我耳边轻声细语,朕一转头就看见了宋小三揶揄的表情。
朕的脸一下子就热了起来。
朕别过脸不看他。
他在我旁边笑得很放肆。
琴声还在继续,宣泄着情感,抑扬顿挫之间朕的心好像也跟着飞了……朕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宫的,临走前她还向朕郑重道歉。
她低头行礼时看起来温婉极了,耳垂的珍珠挂饰莹润好看,朕不知不觉就看了很久。
最终朕是被宋小三呼醒的。
朕躺在寝宫的床上,抱着被子翻来覆去,满脑子都是她弹琴的样子。
朕努力让自己平复下来,还翻出来佛经读了几遍。
但是没有用,朕现在一闭眼就能看见她。
朕一晚没睡着。
第二天,朕带着两个大黑眼圈,不得不接受了一个现实。
完了,朕好像喜欢上她了。
4.“陛下?
陛下?”
朕好像听见了小林子的声音?
朕忽然回过神,看见了小林子满头大汗的脸,他不是
直收不住。
等打点好了边疆的其他事务,朕就要回京了。
军营里办了庆功宴,城里百姓也欢歌宴舞,他们是真的喜悦,为平静安宁的生活,也为不再需要流血牺牲的家人。
朕不是个英武的皇帝,所以朕不会再大兴兵力四处讨伐。
就这样,挺好的。
陈大将军喝多了酒,拉着朕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
朕恐吓他以下犯上,他嘿嘿一笑当耳旁风。
唉,朕连威严都没有了。
14.战事平定后,朕做了三件事。
一是清扫战场,收殓尸骨,离得远的就地掩埋做好坟茔,离得近的请家属认尸;同时,朕修书回京,提高军饷、告慰金额度,请丞相、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分发到户,不够的话自朕私库去取。
二是蛮夷各部请降,朕要派兵前去驻扎,收纳土地,愿意入晖朝的蛮夷子民赠予籍贯,分发土地;参与战事的各大蛮夷将领,按罪论处。
三是颁布减免赋税的政策,尤其是边疆重地,战争刚定,百姓需要休养生息。
至于有功者的奖赏,等朕回京再说。
必须得大大地赏!
15.启程回京那天,全城的百姓都来送我们,比我出京的阵仗还大。
朕感叹了好久。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朕太激动了,总感觉回京的速度好像比来时快了很多。
近一年半未见,看见熟悉的城池时朕竟有些胆怯了。
丞相还是带着一群官员来为朕接风,这些官员里面,有不少陌生面孔,也有些令朕气得牙根痒痒的老皮条。
朕骑着马,来到丞相面前,听他激动地啰哩啰嗦说了好大一通场面话。
外祖父也来了,他佝偻着身子,不复曾经的硬朗。
看着朕,眼眶微红,却满脸欣慰。
他在看朕,也是透过朕,看另一个人。
“陛下,乃晖朝之幸。”
他夸朕,也不止是夸朕。
朕喉咙发紧,只能低哑着嗓子道:“有尔等忠臣辅佐,有普天百姓拥戴,乃朕之幸。”
朕便在百姓和官员的欢呼声中头也不回地进了城,直奔皇宫。
进了皇宫,直奔栖梧宫。
宫里也洋溢着喜气。
奇怪,怎么不见朕的皇后?
朕站在空荡荡的寝宫里,陷入了沉思。
那只小崽子也没看到。
朕正打算找人问问,却听见后背传来声响。
有人匆匆地跑过来,在朕还没反应过来时就一把揽住了朕的腰。
是朕的皇
道该做什么。
朕是个虚心好问的人,陈大将军是这里原来的统帅,朕要请教他。
最开始他不太敢教朕,总是客客气气的。
但朕脸皮厚,还拍着胸脯给他保证不会降罪,他才认认真真教。
后来发现朕军事上过于愚钝了,陈大将军经常被气得吹胡子瞪眼。
朕怀疑他要变成第二个丞相了。
可朕还是要学。
因为朕早就发誓要把蛮夷打得落花流水。
又过了一月,开战了。
朕被拦着不上战场,看陈大将军排兵布阵,不断有士兵禀报战况,气氛紧张得朕大气都不敢出。
这一场战事过去得很快。
朕的士兵赢了。
军队休整时,朕独自去了战场附近查看。
此时深秋,天气寒凉。
满地的尘土都血冻成了黑色,残肢断臂堆积在一起,尸体和伤员都被运回了大营,地上散乱着兵器。
朕蹲下来摸了一下,干涸的血又附在了指头上,怎么也擦不掉。
朕想起了外祖父。
这一滴滴的血背后,是无数个如外祖父一般,为战死沙场的父亲、丈夫、儿子办丧的人。
而朕呢,九五至尊,窝在京城也就算了,来了边疆,却要被这些可能比朕还小的百姓护着。
朕不是来添乱的,朕是来打仗报仇的。
但这份仇,不再是为了宋小三,还要为了这些为晖朝而死的勇士们,为了晖朝被践踏的国土。
又过了一月,军队休整完毕,朕亲自领兵出战。
蛮夷各族首领得了消息,都等着来擒朕。
但朕也不是吃素的。
只用了三天,朕的士兵便踏破了一个部落。
代价是四千亡魂,五千伤员。
朕也被大刀砍了三个血淋淋的伤口。
朕不害怕,只是觉得忧伤。
死伤如此惨烈,不知道何时是个头。
还有就是,朕似乎有些破相了,皇后会不会嫌弃朕?
11.朕每个月都会给皇后和丞相等人写信。
朕只会和他们说好消息。
回来的信也是五花八门。
皇后总会先凶巴巴地训斥朕,但在信的后面又会讲些日常琐事,比如这段日子吃什么、肚子里的孩子怎么样了、宫里哪里的花儿开了……朕一看见她的字,脑子里就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她的一言一行,还有她从前叉着腰骂朕的姿态。
朕的皇后真的好会拿捏人,朕恨不得现在就飞回京城与她团聚。
可是仗还没打完,呜呜呜。
对比下来,丞
三功课没做完,被他父亲揪着耳朵补作业去了。
朕只好四处转悠。
这时候都没什么人,但是走到一个凉亭时,朕被人喊住了,是太傅家的小公子,跟宋小三认识,所以跟朕也认识。
朕去和他们喝茶。
陆陆续续地人来了越来越多,朕偷听他们聊天。
他们又在聊吏部尚书家的女儿,真不知道有什么好聊的,一个姑娘而已,怎么就被吹上天了?
朕不理解。
突然,许小公子喊了一声。
“是赵姑娘来了。”
他们都朝那边看过去。
朕也有点好奇,就看了一眼。
她已经走过了回廊,朕没看见她的脸,但是,她的背影莫名让朕很熟悉。
朕想了许久,就快要想起来的时候,突然被一巴掌拍傻了。
“你看见没,那位就赵姑娘,果真是天仙一般!”
宋小三不知道什么时候溜了出来,搂着朕的肩膀,笑得和傻子一样。
朕把他的爪子拍下去,脑子里一片空白。
想不起来了!
宋小三还在叽里呱啦,朕心事重重。
寿宴很快开始,朕跟着他们落座。
男女是分开坐的,所以朕只能透过一袭纱帘看到女宾的位置。
大家开始祝寿,朕送的是羊脂白玉的观世音菩萨立像,雕刻精致,还是雕刻大师苏老先生的作品,朕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求他给朕雕一个。
曾祖母很喜欢。
还问我母妃在宫里过得怎么样,朕自然说很好。
其实母妃对父皇早已心灰意冷,天天吃斋念佛,郁郁寡欢。
但是母妃经常告诉朕,不能让自己的难过给别人带去不痛快,所以朕也不能让曾祖母伤心。
宋小三也送了一点薄礼,曾祖母还调侃他:“你要是多在读书上用功,就是顶好的了。”
宋小三满脸通红。
女宾那边也送礼了,还表演一些才艺。
其实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像这种世家大族的宴席,都是表现自己的好机会,不论男女。
朕对这些才艺没兴趣。
朕埋头嗑瓜子。
但是,朕突然听见了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
“赵氏云容,愿为老夫人献上一曲,祝老夫人寿比南山。”
朕错愕抬头,正巧和那女子对上眼。
这下是两个人震惊了。
一样的鼻子,一样的眼。
“是你!”
朕大喊出声。
她倒是没喊,只是瞪大了眼睛。
可能是朕表现得太过了,外祖父还问朕怎么了。
朕看着席间神情不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