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七年秋,上海被梅雨季节的阴霾紧紧攥在掌心。
细密的雨丝仿若剪不断的愁绪,连绵不绝地洒落,淅淅沥沥地敲打着千家万户的屋顶,又顺着瓦楞蜿蜒而下,在街道上汇聚成浑浊的水流。
整个城市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摁进了灰暗的泥沼,湿漉漉的雾气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苏婉卿独自坐在租居的逼仄小屋里,屋内光线昏暗,仅有的一扇窗户被雨幕遮得严严实实。
她手中紧握着一封家书,信纸早已被水渍洇染得字迹模糊,那娟秀的簪花小楷,虽已扭曲变形,却依旧是母亲独有的笔锋。
“见字速归,事关卿月。”
短短几字,此刻却如千斤重锤,狠狠砸在她的心尖。
卿月,那是她心心念念、失踪已久的姐姐。
自姐姐消失后,家中便如死寂一般,再无半点音信。
如今母亲这封突如其来的信件,语气如此急迫,究竟是发生了何等变故?
苏婉卿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往昔。
苏家,曾在当地赫赫有名,苏宅更是气派非凡,飞檐斗拱,雕梁画栋。
小时候的她,常与姐姐在宽敞的庭院里嬉笑玩耍,春日里,阳光透过嫩绿的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她们在其间穿梭,笑声回荡在整个庭院。
母亲总是身着华丽的旗袍,身姿婀娜,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静静地看着她们。
可随着时光流转,家中悄然发生了诸多诡异之事。
姐姐卿月变得愈发沉默寡言,常常对着镜子一坐就是许久,眼神中满是恐惧与迷茫,仿佛镜子里藏着什么可怕的东西。
而母亲,也时常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在宅院里徘徊,嘴里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而模糊,让人听不真切。
终于,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姐姐如人间蒸发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苏婉卿心急如焚,四处寻找,问遍了家中的仆人和邻里,却都一无所获。
母亲也因此深受打击,精神变得恍惚起来无奈之下,苏婉卿只能离开那充满回忆与谜团的苏宅,孤身一人来到上海,试图在这座繁华喧嚣的城市里,开启新的生活。
然而,这封家书却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打破了她好不容易维持的平静。
黄包车在青石巷中艰难前行,车轮在泥泞的路面上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