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陆卫国桂芬的其他类型小说《从胡志明小道到电商大道——上 番外》,由网络作家“晚魈真人”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在运输队开五年解放牌才攒下三千块,您这数准是算上爸的退休金了吧?”话音未落就被建军踹了脚凳子,搪瓷缸里泡的六堡茶泼湿了裤管。陆卫国从里屋出来时,腋下夹着卷泛黄的图纸。桂芬怀里的孙女正抓着军功章玩,铜星在晨光里一晃,恰似三十七年前瑶山剿匪时,他别在烈士墓前的搪瓷缸。“都坐下。”老式将校呢大衣的下摆扫过蜂窝煤炉,腾起的煤灰里浮动着1951年的硝烟味。陆卫国展开图纸时,建军突然瞪圆了眼——那分明是张军用地图,红蓝铅笔标注的等高线间,还粘着干涸的血渍。“五零年腊月,我带三个班控制十八个寨子。”陆卫国的手指划过地图上犬牙交错的标记,“每个寨子存三天粮,五个寨子设个补给点。”他蘸着茶水在玻璃板上画圈,水痕漫过红英的存折,把“27000”洇成了血...
《从胡志明小道到电商大道——上 番外》精彩片段
在运输队开五年解放牌才攒下三千块,您这数准是算上爸的退休金了吧?”
话音未落就被建军踹了脚凳子,搪瓷缸里泡的六堡茶泼湿了裤管。
陆卫国从里屋出来时,腋下夹着卷泛黄的图纸。
桂芬怀里的孙女正抓着军功章玩,铜星在晨光里一晃,恰似三十七年前瑶山剿匪时,他别在烈士墓前的搪瓷缸。
“都坐下。”
老式将校呢大衣的下摆扫过蜂窝煤炉,腾起的煤灰里浮动着1951年的硝烟味。
陆卫国展开图纸时,建军突然瞪圆了眼——那分明是张军用地图,红蓝铅笔标注的等高线间,还粘着干涸的血渍。
“五零年腊月,我带三个班控制十八个寨子。”
陆卫国的手指划过地图上犬牙交错的标记,“每个寨子存三天粮,五个寨子设个补给点。”
他蘸着茶水在玻璃板上画圈,水痕漫过红英的存折,把“27000”洇成了血痂般的暗红。
建国突然拍了下人造革公文包:“爸是说咱们也搞分散生产?”
他食指的老茧在地图上游走,“大姐管裁剪,二姐管缝纫,建军负责...”话没说完就被建军截住:“让我当跑腿的?”
窗外的阳光斜切进来,把建军的身影拉得老长。
陆卫国想起1967年北江桥头那个闹着要冲锋的新兵蛋子,也是这样梗着脖子站在掩体外。
当时他踹了那小子一腳,现在却把地图推了过去。
“运输线就是生命线。”
陆卫国从军大衣内袋掏出个铁皮盒,1974年的火车时刻表卡片散落出来,“国庆开过五年货车,梧州到柳州哪个关卡几点换岗,你比他熟?”
建军的手指突然痉挛般蜷起。
那年他偷开供销社的跃进牌卡车去南宁,被路政扣下时,老头就是用这种眼神盯着他方向盘上的茧。
此刻玻璃板上的水渍地图,竟和当年他藏在枕头底下的全国公路图重叠起来。
红英突然“啊”了一声,卫校用的圆珠笔在存折背面画满蛛网:“布匹市场月初跌价!
要是现在进货...”她声音发颤,像当年第一次给伤员扎止血带,“就像爸说的雨季行军,要提前三天筹粮。”
桂芬怀里的娃娃突然啼哭,陆卫国接过孙女时,军大衣纽扣硌着了嫩藕似的小胳膊。
1951年那个暴雨夜,他抱着烈士遗
怀里的孙女突然止了哭,黑葡萄似的眼睛滴溜溜转。
陆卫国心头一紧,眼前晃过1951年大瑶山剿匪时,那个被流弹吓傻的僮族女娃。
那孩子后来被军医收养时,也是用这样的眼神望着他肩上的红领章。
“爸,厂里说买断工龄的话,能领一千八。”
建国从人造革公文包里摸出文件,纸张上的红头文件印章鲜得刺眼。
陆卫国注意到长子食指上的老茧——和他在供销社仓库搬了二十年白糖磨出来的茧子分毫不差。
窗外的霓虹灯突然亮起来,新开的卡拉OK招牌把“甜蜜蜜”的旋律送进屋里。
陆卫国起身关窗时,看见马路对面倒闭的国营理发店橱窗上,还贴着1985年评选“文明单位”的奖状。
深夜两点,供销社主任办公室的日光灯管滋滋作响。
陆卫国摩挲着抽屉里的三等功奖章,铜制五角星边缘已经磨出了包浆。
奖章底下压着市商业局的任命函,钢笔字迹还带着新墨的锐气:“...经研究决定,任命陆卫国同志为市供销总社副主任...”电话铃突然炸响。
陆卫国抄起听筒,听见仓库老王扯着嗓子喊:“主任,南宁糖厂那批棉布到了!
要不要现在...”声音戛然而止,想必是想起这位老主任明天就要升迁。
墙上的电子钟跳成03:00,1988年春节的初雪开始飘落。
陆卫国抽出任命函,突然听见走廊尽头传来报晓广播的前奏。
三十五年前在越南丛林里,他也是听着这样的晨号,把最后一个伤员背出战壕。
带鱼鳞片般的雪光中,任命函碎片蝴蝶似的落进废纸篓。
玻璃板下压着的剿匪地图露出来,红蓝铅笔标注的包围圈,恰似此刻窗外的万家灯火。
第二章:战地智慧重现(1988年)梧州港的汽笛声撞碎晨雾时,陆家客厅的蜂窝煤炉已经换了三块煤。
烟灰缸里积着半缸烟头,建军用火柴棍拨弄着烟灰,在玻璃茶几上画出歪扭的航线图。
“两万七千块,够买十台华南牌缝纫机。”
红英把存折摊在樟木箱改的茶几上,印着木棉花的水红封皮已经褪成粉白。
她特意把卫校的解剖图册垫在存折下,仿佛这能镇住全家人的焦灼。
国庆突然笑起来,上海牌手表的钢带磕着搪瓷缸:“二姐,我
旗。
当年用土匪血染红的旗帜,现在被空调风吹得微微晃动。
科长扶眼镜的手在抖。
他见过半夜来送礼的个体户,没见过抬着赃物自首的退伍老兵。
更没想到老头会从将校呢大衣里掏出本《反不正当竞争法》,书页间还夹着泛黄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意外转折**三天后的表彰会现场,建军被闪光灯晃得睁不开眼。
主席台上“诚信企业”的铜牌泛着冷光,像极了父亲军功章上褪色的珐琅。
“经研究决定...”副市长的声音在礼堂回响,陆卫国却盯着窗外的木棉树出神。
1967年护送北越干部过境时,有个小战士就是倒在这样的花树下。
血沫子溅在花瓣上,比现在挂的红绸还艳。
庆功宴摆在糖厂仓库,建国把新设计的商标稿递来时,陆卫国正用匕首削苹果。
果皮连绵不断垂下来,恰似当年在战壕里给伤员削土豆。
“木棉花用血红色。”
刀尖戳在稿纸上,扎穿了“木”字的一点,“要能看见经纬线,像绷带纹路。”
建军突然夺过稿纸冲出仓库。
江边的夜风里,他对着1985年买的寻呼机低吼:“告诉潮州佬,那批假标老子不接了!”
寻呼机坠入江水的瞬间,他摸到后腰别的军用匕首——和父亲那把是同一个军工厂出的。
**血色黎明**首批“木棉花”工装裤上市那日,陆卫国破天荒穿了件白衬衫。
扣到顶的领口遮住伤疤,却遮不住手腕处被越南蚂蟥咬过的疤痕。
百货大楼的橱窗前,红英突然捂住嘴。
晨光穿透血红的木棉花商标,经纬线交织的纹路里,恍惚映出当年战地医院绷带的编织走向。
她终于明白父亲坚持要用32针加密车线的用意——和当年缝合烈士遗体时一样,针脚要密得渗不进血。
建军在柜台后摆货时,摸到商标背面凸起的纹路。
对着阳光细看,竟是行小如蚁爪的越文:
戴过红领章的新兵们。
那些年轻的脸庞,此刻都映在顾客们好奇的眼睛里。
第五章:南北战役(1995年)石家庄解放广场的积雪泛着蓝光时,建军正把最后一件棉服摔在柜台上。
玻璃柜台下的营业执照还是温的,钢印上的“1995”像道新鲜伤疤。
“姓赵的卷走二十八万!”
建军对着大哥大咆哮,哈气在诺基亚屏幕上凝成冰花,“他娘的连铺盖卷都没留!”
听筒里传来电流杂音,恍惚间又听见那年北江桥头越军电台的干扰波。
**梧州糖厂会议室**暖气片滋滋漏着水,建国把河北传真的对账单按在桌上。
水渍沿着“赵志刚”的签名蔓延,把“刚”字泡成了“岗”——和1951年瑶山剿匪牺牲的三班长同名。
“要我说就撤回来。”
国庆转着车钥匙圈,钥匙齿磨得发亮,“东北佬都这个德行...”话没说完就被红英的圆珠笔戳中手背,卫校解剖课的力道让他疼得直咧嘴。
陆卫国突然起身,将校呢大衣扫落了墙上的中国地图。
泛黄的图纸飘落展开,露出背面密密麻麻的等高线——1965年河内战役的布防图。
“六五年三月十七日。”
老人手指戳在红河三角洲的标记上,“越南同志说补给线被切断。”
他摸出铁皮烟盒,1972年的越南邮票粘着片枯木棉,“我们找了条牛车小道。”
建军在电话那头突然噤声。
他记得这张地图,去年在仓库顶棚夹层见过。
此刻父亲沙哑的嗓音和电流杂音交织,竟与三十年前步话机里的战报重叠。
**军事部署**腊月二十三的北风撞着糖厂铁门,陆卫国用通条在布防图上画圈:“建军驻石家庄,红英改棉服,建国调白糖换车皮。”
通条尖划过图纸的吱呀声,像极了当年在弹药箱上刻转移路线。
“爸,这是做生意!”
国庆扯开羽绒服拉链,露出里面的梦特娇T恤,“北边现在流行貂绒...”话音未落,通条突然戳在他锁骨下方——正是当年军训时练突刺的位置。
陆卫国转向红英:“战地医院怎么处理冻伤?”
女儿愣了下,脱口而出:“加厚包扎,外层防风。”
老人点头,匕首划开样衣内胆:“塞羽绒,要军大衣立领。”
建国突然抓起对账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