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吕梦曼祁恨山的现代都市小说《代班皇帝穿成朱允熥,机会这不来了吕梦曼祁恨山全文小说》,由网络作家“棠亿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闻着地上的水传来的血腥味,三个人都有种自己踩在血上的感觉。“昨晚上……”齐泰第一个开口了。“你不是兵部主事吗?你一点消息都没有?”黄子澄问。齐泰摇摇头。“跟着起事的是五军都督府,都是那群武将!兵部这边说是兵部,如今任职的全是文臣,我就说了,武将不安分!”齐泰说着,咬牙切齿。三个人都面露担忧。“也不知道三殿下都做了什么,不知道皇上怎么样了,还有长孙殿下……”“长孙殿下啊……”提起朱允炆,三个人的神色更加凝重了。于是都加快脚步往奉天殿走。别看三个人都是儒生,黄子澄还是个矮小的矮冬瓜,走起路来那叫一个飞快,甚至已经超过了其他原本走在他们前面,也是满腹疑惑和担忧的官员。等文武百官走进奉天殿,才看到点满蜡烛,亮如白昼的奉天殿内的龙椅上,正坐着...
《代班皇帝穿成朱允熥,机会这不来了吕梦曼祁恨山全文小说》精彩片段
闻着地上的水传来的血腥味,三个人都有种自己踩在血上的感觉。
“昨晚上……”齐泰第一个开口了。
“你不是兵部主事吗?你一点消息都没有?”黄子澄问。
齐泰摇摇头。
“跟着起事的是五军都督府,都是那群武将!兵部这边说是兵部,如今任职的全是文臣,我就说了,武将不安分!”齐泰说着,咬牙切齿。
三个人都面露担忧。
“也不知道三殿下都做了什么,不知道皇上怎么样了,还有长孙殿下……”
“长孙殿下啊……”
提起朱允炆,三个人的神色更加凝重了。
于是都加快脚步往奉天殿走。
别看三个人都是儒生,黄子澄还是个矮小的矮冬瓜,走起路来那叫一个飞快,甚至已经超过了其他原本走在他们前面,也是满腹疑惑和担忧的官员。
等文武百官走进奉天殿,才看到点满蜡烛,亮如白昼的奉天殿内的龙椅上,正坐着一身龙袍的朱元璋。
皇上没事,让文武百官都松了口气。
可他们呼出来的那口气还没呼完,又反应过来什么。
朱允熥竟然站在龙椅旁边,站在皇上旁边!?
昨天晚上朱允熥不是带着一群武将造反逼宫吗?现在皇上没事,说明造反失败,既然造反失败,为什么朱允熥还能站在奉天殿上,站在皇上身边!
要知道,自从皇上立朱允炆为皇长孙,就让皇长孙跟着到乾清宫处理政事学习,可是从来不让朱允炆到奉天殿来的,更别说让朱允炆站在奉天殿龙椅旁边了。
而且,朱允熥在这里,那朱允炆呢?
还有!现在蓝玉、孙恪等武将为什么也站在奉天殿里,也来上朝了!他们不是跟着三殿下一起造反的吗?
除了蓝玉等昨晚上跟着朱祁钰起事的武官之外,其余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不过,既然皇上没事,那上朝的规矩还是得遵守的,其余的疑惑,一会儿再说。
“臣躬请圣安!”满朝文武一同行礼,异口同声。
“圣安。”朱元璋没说话,朱祁钰在龙椅一旁说道。
出了昨晚和朱祁钰一起造反的武将之外,其余文武百官都满头问号……
为什么皇上都来了,都坐在龙椅上了,却不说话!为什么是昨晚造反的三殿下说圣安!
昨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不明所以的文武百官看向蓝玉等跟着朱祁钰一起造反的武将。
蓝玉等人只是一脸得意,在方孝孺黄子澄等不明所以的文武百官用疑惑震惊的神情看着他们的时候,他们用得意的神情还回去。
“皇上……”方孝孺看向朱元璋,想说什么,就见朱元璋抬了抬手,示意他不要说话。
朱祁钰一个眼神,有太监上来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近日身体欠安,不能谨严处置朝政,恐悟了军国大事。皇孙允熥,资质聪慧,颖悟绝伦,有上将之姿,又为懿文太子之嫡子,才干出身,均能力服众人,朕遂命皇孙允熥摄政,以安朝堂内外,稳固江山社稷,钦此!”
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文臣:????
皇上,竟然让三殿下朱允熥摄政,这是什么情况。
圣旨已经宣读完毕,覆水难收,可他们怎么觉得事情真么离谱。
皇上三个月前立皇长孙的时候就说过,皇孙三殿下胆怯懦弱,不堪大用的,现在竟然让他摄政!
可是圣旨却是当着皇上的面宣读的,不可能是假的,怎么短短三个月的时间皇上的态度就发生了这么极端的变化。
朱祁钰把中书省权力过大的解决方法都想好了。
纵观大明历史,许多权倾朝野的人物,不管是权臣也好,宦官也罢,都是在自己任上做的时间很长的,有很长时间积累的,比如严嵩把持朝政二十年,以至于后来权倾朝野,那也不是一朝一夕积累起来的。
“爷爷,当初您利用胡惟庸……”
“恢复恢复恢复!”朱元璋今天被朱祁钰拉下面子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他不想再提起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
他的爱孙……不对,他的逆孙,就那么爱提他的黑历史?
他已经被他的爱孙……不对,他的逆孙朱祁钰说服了,被朱祁钰引用的史实说服了,被朱祁钰摆出来的事实说服了,也被朱祁钰提出的解决权臣一家独大的方法说服了……
他知道朱祁钰要说什么,他无非就是想说,他当初利用胡惟庸案来废中书省的时候,故意放任胡惟庸结党营私,就是为了让胡惟庸积累更多的罪行,多到足以让他一举废相,废中书省。
可是他依旧是花费了比预期更长的时间来让胡惟庸去发育。
胡惟庸一个存有篡位野心的奸臣,在他的故意纵容之下,尚且花费了不短的时间才真正组建起来了自己的利益团伙,才让他有机会“一锅端”。
中书舍人如果的任期时间如果规定不超过五年,那根本就没办法发展势力,没多大的机会能独揽大权,威胁皇权。
“皇上英明!”满朝文图躬身行礼,异口同声。
他们嘴上说着皇上英明,实则心中是在感叹三殿下真的雄才大略,有头脑,有谋略啊。
三殿下才十五岁啊,才十五岁啊……
朱祁钰终于松了口气,他知道自己在冒险,在摄政第一天就提出这样的事情来,玩得确实有些大了,好在,他成功了。
“第三条,宣读圣旨。”朱祁钰看向蒋瓛。
没办法,现在他身边,能用的人,确实是不多,按照规矩应当由太监宣读圣旨,可是他还没来得及培养和选择自己身边的太监。
朱元璋有些疑惑了,这时候,又让蒋瓛宣读什么圣旨?
下一刻,他才明白,朱祁钰让蒋瓛宣读的圣旨,是他写下的,让锦衣卫彻查敬懿太子妃之死的真相的圣旨。
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都站不稳了……
原来,原来太子继妃吕氏竟然和敬懿太子妃的死有关。
如果锦衣卫真的查找出证据来,那朱允炆真的就彻底没有机会了。
不对!哪怕查不出证据,朱允炆也彻底没机会了。
朱祁钰特地让蒋瓛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念这道圣旨,已经表明了吕氏有嫌疑了,吕氏哪里还有翻身的可能。
朱允炆一派的人绝望之余抬头看朱元璋 ,发现朱元璋神情平静。
为什么!
朱元璋不是最疼爱长孙殿下,从立长孙殿下为皇储的那一刻起,都恨不得把长孙殿下带在身边的吗?
如今长孙殿下算是因为这道圣旨彻底失势了,皇上为什么一点都不为长孙殿下难过,为什么一点都不为长孙殿下可惜,为什么不出手为长孙殿下争取。
黄子澄等人绝望,想哭,可是想到今天朱允熥运筹帷幄的样子,想到朱允熥身上那股,朱允炆所没有,满朝威武所没有的,甚至连当今皇上都没有的雄才大略,他们明白了,他们理解了。
“你你你!朱允熥,你得寸进尺,你咄咄逼人!”
“爷爷,您知道的吧,众所周知的热知识,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没事杀个兄弟玩玩。爷爷您不想再次白发人送黑发人吧?”朱祁钰的刀尖又对准了朱允炆。
“咱去!咱倒要看看你这个小兔崽子摄政能耍出什么花样来!”朱元璋咬牙切齿,低头写第三道圣旨。
张美人被拉到一旁,她怎么觉得,朱元璋这句话里,隐隐透着一些期待?
朱元璋很快就写好第三道圣旨,朱祁钰看了一下,满意了。
“诸位!”他看向蓝玉等人。
“有皇上的圣旨在,即刻起,孤正式开始摄政,大明俱在孤的掌控。今日各位辅助孤 ,让皇上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写下了对大明江山有利的圣旨,各位都是功臣,孤决定奖赏大家。”
朱祁钰赏罚分明,不能让蓝玉他们觉得效忠于他得不到好处,他要让蓝玉他们知道,跟着他,比跟着朱元璋,过得好!
“凉国公蓝玉,改称梁国公……”朱祁钰把蓝玉的“梁”还给了他,当初朱元璋给蓝玉封国公,本就是封为梁国公的,因为蓝玉性子太过于嚣张,才把梁改成了凉,以示警戒。
现在朱祁钰可以还给蓝玉了。
蓝玉一怔,旋即高兴得都要跳起来了!直接冲着朱祁钰就行礼。
别说只是一字之差,威望那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当初因为把梁改成凉的事,他还和朱元璋吵过架的,现在,属于他的梁国公爵位,终于回到他手中了。
“开国公常升,即日起进入中军都督府任职,任……”
朱祁钰给了常升一个职位。
朱元璋有意削弱淮西武将的力量,有过错的能杀都杀,像蓝玉这样对大明江山还有用处的,他暂且留着,像常升这种开国武将后代,他能压制就压制,允许他们袭爵,但是绝不给实权。
与此类似的还有魏国公徐辉祖等。
可常升是大明战神常遇春的后代啊,自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常遇春还在世的时候,他又总被常遇春抓去骑马练武,他也是有一身好身手的,抱着一个开国公的爵位,他荣耀是有,身份地位是有,可没有实权,不能做官,他总是十分憋屈。
如今朱祁钰给了他中军都督府里的实权,他怎会不高兴!和蓝玉一样,他对朱祁钰那是感激得不行。
他也无比感动,让他拥有实权而不是空有开国公的爵位,也会说明他外甥,是真的信任他,不像朱元璋一样,处处防着他啊。
接着朱祁钰又给孙恪、朱寿等跟着他一起杀进来,帮他取得摄政权的一众武将也大加封赏,另外跟着他们杀进皇宫的一千士兵,以及守在紫禁城周围防朱元璋找救兵的四千人,朱祁钰也都重赏。
让朱祁钰比较得意的是,跟着他起事的人,无一伤亡!
“哼!”朱元璋气得已经说不出别的话了,只能哼哼唧唧。
……
今夜的事情告一段落,朱祁钰再命人去开国公府把江都郡主和宜伦郡主接回来,今晚宫中的事情迟早要传出去的,他怕自己两个姐姐担心,还是让她们回到他身边,待在他身边好一些。
他再命人把乾清宫后的钦安殿收拾好,让江都郡主和宜伦郡主住。
一来江都郡主和宜伦郡主在东宫就住在破旧的后罩房,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他都开始摄政了,他两个姐姐自然不能再住那种破地方。
常升回去告诉他们消息的时候,她们还以为常升是开玩笑的,又觉得自己舅舅不是喜欢开玩笑的人,何况是这么大的玩笑。
等到确定事情是真的,她们才知道害怕。
“弟弟,姐姐不指望你出人头地,你哪怕一辈子毫无作为,也是姐姐心中最好的弟弟,最大的男子汉……可是你这样……你这样……我好怕,我想起来都好怕……”
“呜呜呜呜……”宜伦郡主检查完朱祁钰的身体,发现没有伤后放心多了,可还是继续哭。
朱祁钰赶忙把自己两个哭成了泪人儿的姐姐都抱到怀里安抚,见到自己的骨肉至亲这么关心自己,他眼眶也泛红。
“姐姐,不用担心,我这不是成事了吗?不用心有余悸,不用后怕,你们的弟弟很强,我从来不会做没有胜算的事,今晚的事,我是有百分之一千的把握才做的,现在事成了,我们也真正有好日子了,不应该高兴吗?都别哭了啊。”
“嗯,嗯。”江都郡主和宜伦郡主点头,可眼里的眼泪还是没止住。
朱祁钰见到俩人虽然还在哭,可是脸上已经在笑了,便不再说她们什么,任由她们哭。
“那吕氏……”
“我已经命蒋瓛去查找证据,她活不了多久,而且会死得很难看。”
“嗯嗯。”江都郡主和宜伦郡主点头。
她们从头到尾,都没有问一句朱祁钰为什么和以前不一样了,从来不问自己弟弟从一个懦弱胆怯的人变成现在这样是什么原因。
她们只是心疼自己弟弟,支持自己弟弟,毫无条件,也毫无理由,让朱祁钰想解释都不必解释。
这种被完全信任的感觉,让他想到前世,想到他登上皇位之后,于谦,还有全京城老百姓对他的信任,那是一样的信任。
他要对得起所有的信任,前世是,这一世也是。
“三殿下,时间快到了。”江淮走了进来。
朱祁钰放开江都郡主和宜伦郡主。
“姐姐,钦安殿比你们以前住的地方要宽敞,要干净,要整洁,要华丽,你们要适应你们的新身份,你们以后就是大明的长公主,你们理应过更好的日子。我先上朝去了,你们等我回来。”
……
午门外,满朝文武陆陆续续到了。
紫禁城的动静,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
文武百官中很多人昨天夜里也听到了外头的马蹄声,可是他们谁也没想到,竟然是朱允熥逼宫。
他们也只是在家里听说了消息,具体发生了什么事,逼宫的细节,以及逼宫的结果,他们都不知道,也没有任何人来给他们任何通知,他们还是像往常一样,要按时上朝。
紫禁城里的尸体已经让朱祁钰命人清理干净了。
只是血战毕竟刚发生不久,没参与逼宫的文武百官一进了午门,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血腥味。
此时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没有阳光,也没有月光,满朝文武只能靠着掌灯的宫女手中微弱的灯笼光看路。
地上到处都是水,皇宫的地板被清理过,这几天又没下雨,那些水迹,加上鼻息间传来的血腥味,更是说明了一切。
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是朱元璋钦点的辅佐朱允炆的文臣,因为都背靠朱允炆,三个人平时就走得比较近,就连来上朝,都是一起进宫的。
三个人并排着走,踏地上的水迹,水透过他们的鞋底浸湿了他们的脚。,
一众淮西武将看着地上横七竖八的,都是朱祁钰一个人杀掉的尸体,觉得自己刚才对朱允熥的担心多余了。
因为三殿下!身手这般了得!
朱祁钰大喘着气,朱允熥这副身体,还是太瘦弱了,刚才那一通乱杀,几乎消耗了他所有的体力,看来接下来还是得加强锻炼。
他手中的雁翎刀沾满了鲜血,顺着刀尖滴在地板上,很快就汇集了一滩。
明朝的雁翎刀相较于后世清朝,要少一到两条血槽,因此很多血都流到了刀柄上,再顺着他的手流到了他身上。
此时少年身上的衣裳都被鲜血染红,不过十四五岁的稚嫩脸庞,镇定得如同刚才他杀的不是人,只是切了几个西瓜。
他拿着有他半个人那么高的雁翎刀站在那里,仿佛地狱走出来的修罗。
朱元璋早就从暖阁走出来了,就站在乾清宫大殿中央,看着被众人跟随的少年,神色复杂。
像,太像了!
这少年,太像当年的他了!
他很重视他的标儿,他的标儿在世的时候,他就把全部的心力都倾注在他的标儿身上了,他重视到,眼里不再有别的皇子皇孙。
可惜他的标儿性子还是太敦厚温和了,这让他很失望,也让他总担心他的标儿震不住淮西那些猛将,所以他才得借助胡惟庸案,开始给他的标儿铺路。
过去的二十多年他无数次都在想,要是他的标儿像他一些,他就不用那么担心了。
现在,他在他的孙子身上,看到了他所希望的,他的标儿能成为的样子,看到了他自己当初征战沙场的时候的影子。
而且他这个孙儿,今年才十五岁,才十五岁啊……
他十五岁的时候在干什么?他似乎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好多年,才能有眼前这个孙儿身上的那股王霸之气吧。
朱元璋看着眼前那个手握雁翎刀,满身血污,有着他最希望朱家子孙最应该有的样子的孙子,又生气,又欣慰,又可惜,又骄傲……
这是他的孙子啊!他的亲孙子!才十五岁啊!就有这等魄力!
可是他在造反!
朱元璋看着朱祁钰后面站着的一众淮西猛将,脸又瞬间垮了下去,脸上那复杂的表情,瞬间只剩下恼怒。
尤其是他看到他的心腹蒋瓛,竟然也站在他这个造反的逆孙身后,他的脸垮得更厉害了。
朱元璋看着朱祁钰。
“朱允熥!你放肆!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你竟敢造反!”
这等有魄力的孙子,如果不是在造反,他得有多骄傲和自豪。
可惜不是。
他这个孙子就是在造反!
这个身上有些他最希望朱家子孙能有的东西的孙子,就是在造反!
“爷爷,你错了,我这是在拿回属于我的东西,这不叫造反。”朱祁钰矫正朱元璋。
“你你你你!你胡说八道,胡言乱语,胡搅蛮缠!你就是造反!”
“哦?不然呢?吕氏怎么对我的,前天在奉先殿的时候,爷爷你不也见证了吗?朱允炆还没登基,我就过的那样的日子了,等朱允炆登基了呢?我不为自己争取,难道要等死?你身为我爷爷,这些年不保护我,还不允许我自己,保护我自己了?”
朱祁钰一番话,把朱元璋给问沉默了。
“爷爷,当初您立储的时候,说朱允炆较为年长,又仁厚有德,且我性子怯弱,不堪大用,因而您觉得朱允炆更合适被立为皇储。
可皇宫上下谁不知道,朱允炆没有主见,唯唯诺诺,还事无巨细都只知道问黄子澄、齐泰和吕氏的意见,自己半分拿主意的本事都没有。
爷爷,为什么同样是谦卑恭顺,朱允炆就是仁厚有德,而我就是性子怯弱,不堪大用,而且您看我现在软弱吗?”
朱祁钰第二次把朱元璋问沉默了。
他指了指被常升和朱寿拖进来的朱允炆。
“爷爷,那就是您选的继承人,他吓晕过去了,他吓得屁滚尿流,您真的要把江山交到这样一个无能的废物手中?北方鞑子一直还虎视眈眈,这个爱哭包镇得住吗?北方那几大塞王若是不安分,朱允炆镇得住吗?
如今大明四处都有不同规模的农民起义,包括朝廷在内,也各种财政问题频出,朱允炆会解决吗?
他什么事只会问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怎么办,您把江山交给他,到底是真的交给他,还是交给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如果离开了他的这些老师,他,能自己独立面对问题吗?”
朱祁钰第三个问题,问到了朱元璋内心深处最大的担忧,是啊……他的允炆,能独立面对问题吗……
(洪武二十五年方孝孺应该还在汉中任教,在这里作者做了一点改动,让他提前回应天了)
“爷爷,这片江山,是您和一众淮西武将一座城一座城攻打下来的,你们创业之路有多辛苦,无需多说,您就这样把江山传给软弱无能的朱允炆,您甘心吗?跟着您南征北战的淮西武将们甘心吗?”
朱元璋面色阴沉,甘心吗?甘心吗?甘不甘心,他有选择吗?他给不出答案。
“不甘心!”这次,不管朱元璋说不说话,一众淮西武将异口同声大吼。
他们不甘心,他们不愿意,他们不愿意让他们跟着朱元璋一起打下的江山让朱允炆来接手,他们要跟随的君王,应该是带着他们杀进来的三殿下这样的!
“哇哇哇……”朱允炆刚刚醒过来,又被吓哭了。
常升狠狠往他屁股上踢一脚。
“哭什么哭,吵死了。”
“说那么多干什么?把他嘴堵上。”孙恪说道。
“说的是。”常升说完,把自己另外一只臭袜子脱下来,堵住朱允炆的嘴,朱允炆和吕氏被押在一起,母子俩嘴里都塞着臭袜子,这“母子装”还挺搭。
“朱允熥你!”朱元璋看着朱允炆的样子,着实心疼了。
“你你你!朱允熥!所以你不服朕的抉择,就带着这群武夫造朕的反!?”
“不然呢?”朱祁钰这次懒得提醒“不是造反”四个字了。
“我不反就得死,难道他们不是吗?爷爷,我知道我爹身体不好,这些年,你总想为他做更多的事,你还想为这个没用的朱允炆铺路,为此,你不惜制造轰动整个大明的胡惟庸案,就是为了清洗有可能对大明江山造成威胁的淮西集团。
蓝玉、孙恪、常升他们也所属淮西集团,如果他们不跟着我先发制人,就会被你清洗。你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该不会以为胡惟庸一党身上有足够的罪证,就能掩饰你的目的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