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是长胖了不少。
院里的姐姐们“胖丫胖丫”地取笑我,我也乐呵呵应着。
这大概是娘在天上有灵,为我们求来的福气罢。
我娘是识字的,但是爹不肯让娘给我们取名字。
只唤我大丫,唤弟弟小宝。
娘偷偷教我识字,说以后长大了,离开家,就能给自己起名字了。
可还没学会几个字,娘就被爹错手打死了。
我现在离开了家,却还不会给自己起名字。
求到夫人面前,我想要有个名字。
夫人的才学晓瑜京城,但她还是仔细翻了书。
“鸿雁北书,当知谆谆南意。”
“你娘虽不在了,但也定是时时牵挂你们姐弟。”
弟弟北书,姐姐南意。
我欢喜得没边儿。
侯府二房给下人起名,春夏秋冬梅兰竹菊,像给物件儿编号。
而我的夫人,代入慈母心境,起了这名字。
娘,你看到了吗。
我不再是挨打受骂的大丫了。
3.这样好的日子,过一辈子都不够。
我嘱咐好小宝自己一个人乖,姐姐今日要多干些活儿。
小宝嘴里塞着夫人给的山药糕,懂事地点点头。
我想,只要我抢着干活,不会的多花些功夫,就能成个得力的丫鬟,就不用被赵嬷嬷骂了。
赵嬷嬷是侯府老夫人院里的。
全府都尊老夫人,连带她身边的下人,也比我们高上一截。
所以赵嬷嬷骂起人来,嗓门儿格外洪亮。
“呸!
哪天不是卯时便去给老夫人请安了?
偏今日你这贱丫头说大夫人病了,不能前去?”
路过我们院门口的仆人纷纷侧目。
“大夫人素有贤名儿,怎会如此不知礼数,目无尊长,作出这等装病躲懒之事?
定是你这贱蹄子挑唆,简直不要脸面!”
赵嬷嬷越骂越难听,唾沫横飞,恨不得全府上下都听见。
我那时脑袋还像个榆木疙瘩,不懂什么叫指桑骂槐。
只知道她说夫人装病,我便不依。
瞪红双眼要和这老太婆拼命时,夫人拉住了我。
她面色苍白,安抚地对我笑笑,让我熬好药等她回来,便随赵嬷嬷去了老夫人院中。
那碗药凉了热,热了又凉。
反复煎得都快干了时,夫人才披着月露回来。
当夜便发起了高烧。
自那日起,我突然开窍,才看出夫人在侯府过的是什么日子。
4.侯府管家权在老夫人手中。
她是已故老侯爷的继室,育有二爷和三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