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欲望,小一点的有困了想睡,饿了想吃,大一点的就是为了自己想要的而去损害别人拥有的。
倪珩感觉自从做了个全职作者,自己心中的警钟仿佛小了一点。
近十年的笔耕不辍,有了自己的金库,欲望得到满足,也根本不用去盯着别人的好处不放。
直到又一次的同学聚会。
班长仍然给他发了个邀请函,提醒他时间在下周末。
倪珩也仍然回了一个“OK”。
他也仍旧准时到了一个酒店,在包厢里和同学叙旧。
但是这次,他没看见潘郁。
别的同学大笑几声:“估计潘郁那小子去哪儿发财了吧,忙的连班长信息都不回。”
自那时起,倪珩再也没见过潘郁。
----------倪珩到了四五十岁仍旧未婚未育,攒够一定的钱之后就封笔不再写作,开始满世界飞。
就像他的父母一样。
他想想自己,除了上次过年才回老家一次,也有半年没和父母联系了。
父母此时已是花甲之年,身体尚还硬朗,只有倪珩一个独子,不用操心,也仍旧是夫妻一对到处旅行。
倪珩生命的最后几年是在医院度过的。
人们常说生老病死,老了总会死的,倪珩内心没什么波动,反正活了几十年也腻了。
倪珩回看,自己十四岁时说,未来自己就工作攒钱,攒了钱全花在老来治病上,这一点还真是一语成谶了。
不过他不悔。
人生的这场长途旅行,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只是有一点他不明白,潘郁现在到底怎么样了,为什么人间蒸发?
病房里临床老太的小孙子天天来探病,总喜欢凑在倪珩这里。
小男孩像刚长出的青草,嫩绿且生机:“爷爷,他们说你以前是个作家,你能给我讲讲你写的故事吗?”
倪珩点头,开口瞬间也觉无奈,怎么人老了,声音也老了呢?
倪珩慢慢讲,讲的却不是书里的故事,而是自己的故事。
小男孩听了直皱眉:“爷爷,你怎么总是那年盛夏的讲个不停?
怎么总是夕阳染遍整个天空?
那人呢?
人去哪了?”
倪珩苦笑着摇头:“人?
爷爷也不知道啊。”
----------番外1:小时候,奶奶重病,我总和爸爸妈妈来探望。
那个时候,我遇着一位老爷爷,据说以前是个作家,好多小说都被翻拍成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