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历史的边角料:北宋小人物志毕昇谢青芝全文

第9章

发表时间: 2025-04-27
知节到来,感到十分无奈,于是抛下画笔,不再继续完成画作。

然而,马知节并未因孙知微的举动而生气,反而对孙知微的才华和个性更加钦佩。

事后,孙知微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为了表达歉意,他精心绘制了一幅《蜀江出山图》,并将这幅画作赠给了马知节。

此后,孙知微常常出入马知节的府中,两人相处融洽,如同知己。

孙知微文思泉涌,不断将画作赠给马知节。

马知节对孙知微的赏识达到了极点,他甚至解下自己所佩戴的金带,送给了孙知微。

马知节因其独到的鉴赏眼光,成为当时最有名的鉴赏家。

公卿贵族家中的画作,常常要经过他的评定才能得到认可。

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与孙知微长时间的交流。

张乖崖任益州知州时,听闻孙知微的大名,也想见见这位画坛奇才。

终于有一天,张乖崖得知孙知微正在僧舍中饮酒畅谈,于是毫不犹豫地舍弃车马和随从,独自一人徒步前往拜访孙知微。

然而,当他到达僧舍时,却发现孙知微早已跳窗逃走,不知所踪。

张乖崖难免失落,在返回途中,他意外遇到一个村童。

那村童手中握着孙知微的信,背着一个竹箱,静静地站在路边等候。

张乖崖接过信,展开一看,只见信中写道:“您喜欢的是画,现在献上两幅作品,以表敬意。”

张乖崖心中一喜,忙问村童孙知微的去向。

村童天真地回答说:“刚才一个山人把这封信交给我,他随即离开了,已经走远不知去向。”

然而,孙知微的才华并非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才情出众的文豪苏轼,从孙知微的画作中看到了一种不够高雅的痕迹。

他认为孙知微读书不多,画作之所以引人注目,完全是依靠精湛的画技支撑。

因此,苏轼将孙知微视为“画匠”,暗示他的艺术成就未达到画家的高度。

而书法家、画家米芾却对孙知微的画作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他认为孙知微的画作平淡而生动,有清新脱俗的韵味,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那些不同的声音,或许正是推动孙知微不断前行的动力。

画作的优劣,价值能够说明一切。

当时的词人、官员葛胜仲,偶然在市面上看到有人出售罗汉像,他稍加端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