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广州,男,6岁,左小指”。
罐子里的液体微微泛黄——他加了自己改良的防锈剂(胆汁混合福尔马林)。
犯罪工具进化史吴宏业使用的骨锯经历三次迭代:1. 父传木锯(1992-1993):保留木质手柄,锯齿改为合金钢,刻“吴”字标记,用于初期分尸;2. 工业骨锯(1994-1996):采购屠宰场专用工具,加装橡胶防滑柄,锯齿间距标准化为3毫米,附《家畜解剖学》对照图示;3. 定制双锯(1997年起):左右手各配一把,左锯锯齿较密(1.5毫米,用于儿童骨骼),右锯锯齿较粗(4毫米,用于成年男性盆骨),手柄缠父亲的屠刀布带。
<这种工具进化,同步反映其犯罪行为的“职业化”:从模仿父亲屠猪,到建立标准化分尸流程,最终形成针对不同体型、年龄的细分处理方案,将人体分解完全纳入童年习得的屠宰操作体系。
1998年12月,吴宏业在屠宰场顺走两把猪鬃刷,藏在分尸工具包最底层。
刷柄上的“永红屠宰场”钢印,和他父亲当年的工牌编号完全一致。
他在笔记本最新一页画了张表格,对比人类与猪的骨骼密度、内脏重量、肌肉纤维走向——这是他“犯罪解剖学”的初步成型。
当王学礼提出“下次换地方,去山西”时,他正在调试新锯的角度。
“山西煤多,”他头也不抬,“煤灰能盖住骨渣,和屠场用炉灰埋猪毛一个道理。”
阳光从地下室气窗照进来,照见他工具箱里的福尔马林罐子,罐底沉着细小的骨渣,像极了童年屠宰场褪毛池里的碎皮。
(本章证据来源:深圳市公安局1994年分尸案勘验报告、广州市公安局1998年儿童遇害案法医鉴定、吴宏业1996年分尸笔记)第三章:分解的艺术(1999-2005)1999年秋,吴宏业在山西大同租下带冷库的车库。
他将父亲的屠刀布带缠在骨锯手柄上,锯齿在荧光灯下泛着冷光——和童年屠宰场的杀猪刀一样,每周用胆汁擦拭三次。
2000年春,二十五岁处理煤矿老板的尸体时,他首次使用“冻融分尸法”:先在-20℃冷库冻硬躯体,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