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张结,连豆渣都能做成素肉脯。
我裹着狐裘坐在东厢房里记账,炭盆上煨着新制的酱油豆豉,香气勾得老周直咽口水。
“小姐,妙法寺递帖子来了!”
素枝举着洒金笺冲进来,我手一抖,在“日进斗金计划书”上画出一道朱砂印。
事情要从半月前说起。
听说百里外的妙法寺素斋名动江南,我连夜打包二十种豆制品,套上青布马车就往山门闯,好在二品侯爷这块敲门砖还是有点好用的,直接打入了寺庙内部。
方丈盯着我“佛跳墙素斋”的旗号直念阿弥陀佛,直到我打开雕花食盒——“此乃无上妙品!”
方丈尝了口素鸡腿,激动得袈裟都在抖。
后面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江家豆制品一夜爆火。
素枝帮我记着菜名,手都在抖:“小姐,方丈说好吃,可没说佛祖推荐啊。”
“这叫商业包装。”
我数着新接的订单,头也不抬:“没见功德箱里香火钱都翻倍了?”
这年冬季,江家老宅再不见农户的猫冬的场景,日日干得热火朝天。
“小姐!
张婶把豆腐压成豆饼了!”
“东院磨盘冒火星子了!”
“库存豆油见底了!”
腊月初八的雪粒子砸在窗棂上,我裹着小棉袄核对账本,江家豆制品的订单已经排到来年清明。
素枝顶着一头雪粒进了屋:“小姐,听门上说,新来的县令来咱们江宅了。”
哦,视察调研了解情况,理解,刚上任不熟悉,来拜地头蛇来了。
我裹紧了身上的棉袄,做着冲入风雪的心理准备。
只听门外师爷叫唤着:“大人,污秽恐伤斯文。”
门帘掀起,一张熟悉的脸映入眼底。
因着屋内屋外温度差异实在是太大,男人手中的竹管瞬间爆裂开来。
黄汤裹着碎竹片挂在男人的面门上。
素枝大喊,师爷惊叫。
而我淡淡地笑了,呦,熟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