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轮到低位嫔妃问安时,我随着众人上前行礼。
皇后目光扫过我们,在我身上停留了片刻,笑道:“这位便是安答应吧?
听闻前些时日身子不适,如今可好些了?”
我恭敬地垂首回道:“托娘娘洪福,嫔妾已无大碍。
些许小病,不敢劳娘娘挂心。”
我的声音依旧是安陵容的柔和,但语气却异常沉稳,不卑不亢。
皇后点了点头,目光落在我身后的宝鹃捧着的锦盒上:“那是何物?”
我心头一跳,知道机会来了,忙回道:“回娘娘,并非什么稀罕物。
只是嫔妾养病期间,闲来无事,绣了一幅拙作,斗胆带来,想请娘娘指点一二。
若能入得娘娘法眼,是嫔妾的福气。”
皇后似乎来了兴趣:“哦?
呈上来看看。”
剪秋姑姑上前接过锦盒,打开,将那幅“苍松迎客图”展现在皇后面前。
亭中顿时安静了片刻。
这幅绣品,并非以色彩鲜艳取胜,而是胜在构图大气、针法细腻、意境深远。
那苍松挺立于山崖之上,枝干虬劲,松针如盖,虽无繁花点缀,却自有一股傲然风骨。
更难得的是,针脚细密平整,配色沉稳雅致,一看便知是用了心的上乘之作。
皇后仔细看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松树绣得倒是颇有气韵。
安答应小小年纪,竟有这般耐性和意境,实属难得。”
我连忙谦逊道:“娘娘谬赞。
嫔妾出身微寒,见识浅薄,只是觉得松柏坚韧长青,象征我大清江山万代,心中敬仰,故而绣之。
技艺拙劣,让娘娘见笑了。”
这话既捧了景,又暗合了皇后正宫的地位,还表明了自己的“规矩”和“忠心”。
皇后脸上的笑容深了些:“你有心了。
这幅绣品本宫很喜欢,便收下了。”
她转向剪秋,“安答应有巧思,赏。”
剪秋姑姑笑着应了,自有太监记下。
华妃在一旁撇了撇嘴,阴阳怪气道:“不过是些针线活罢了,也值得皇后娘娘这般夸赞?
本宫瞧着,倒不如那些会唱曲儿的解闷。”
她意有所指地瞥了我一眼。
我知道,她是在敲打我,也是在暗讽甄嬛等人。
我只垂首侍立,不做理会。
此刻不是与华妃争锋的时候。
皇后看了华妃一眼,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华妃妹妹此言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