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其他类型 > 一个县城青年的商业破局之路前文+后续

一个县城青年的商业破局之路前文+后续

杜小北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周宇在办公室摔了杯子,“订不到仓位,货都得烂在港口!”林远盯着墙上的世界地图,手指划过宁波港的位置,忽然想起在苏宁时对接过的宁波港物流部老陈。凌晨两点,他蹲在港口便利店给老陈打电话,便利店的微波炉发出嗡鸣,像极了四年前宿舍里陈立的电脑风扇声。“我可以给你留五个长期仓位,但你得签三年协议。”老陈的声音带着酒气,“现在谁都不敢签长期,你敢吗?”林远看着窗外的港口夜景,集装箱堆成钢铁森林,远处的货轮亮着灯,像浮在海上的巨鲸。他想起母亲的存折,想起周宇卖掉的房子,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签。”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救了公司。6月,海运彻底爆仓,同行们在朋友圈高价求舱位时,林远的货柜正稳稳地驶向洛杉矶。他坐在仓库里给母亲打电话,身后是正在打包的工人,...

主角:林远王秀兰   更新:2025-05-03 20:4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远王秀兰的其他类型小说《一个县城青年的商业破局之路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杜小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周宇在办公室摔了杯子,“订不到仓位,货都得烂在港口!”林远盯着墙上的世界地图,手指划过宁波港的位置,忽然想起在苏宁时对接过的宁波港物流部老陈。凌晨两点,他蹲在港口便利店给老陈打电话,便利店的微波炉发出嗡鸣,像极了四年前宿舍里陈立的电脑风扇声。“我可以给你留五个长期仓位,但你得签三年协议。”老陈的声音带着酒气,“现在谁都不敢签长期,你敢吗?”林远看着窗外的港口夜景,集装箱堆成钢铁森林,远处的货轮亮着灯,像浮在海上的巨鲸。他想起母亲的存折,想起周宇卖掉的房子,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签。”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救了公司。6月,海运彻底爆仓,同行们在朋友圈高价求舱位时,林远的货柜正稳稳地驶向洛杉矶。他坐在仓库里给母亲打电话,身后是正在打包的工人,...

《一个县城青年的商业破局之路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周宇在办公室摔了杯子,“订不到仓位,货都得烂在港口!”

林远盯着墙上的世界地图,手指划过宁波港的位置,忽然想起在苏宁时对接过的宁波港物流部老陈。

凌晨两点,他蹲在港口便利店给老陈打电话,便利店的微波炉发出嗡鸣,像极了四年前宿舍里陈立的电脑风扇声。

“我可以给你留五个长期仓位,但你得签三年协议。”

老陈的声音带着酒气,“现在谁都不敢签长期,你敢吗?”

林远看着窗外的港口夜景,集装箱堆成钢铁森林,远处的货轮亮着灯,像浮在海上的巨鲸。

他想起母亲的存折,想起周宇卖掉的房子,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签。”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救了公司。

6月,海运彻底爆仓,同行们在朋友圈高价求舱位时,林远的货柜正稳稳地驶向洛杉矶。

他坐在仓库里给母亲打电话,身后是正在打包的工人,“妈,我们的垫子在美国卖断货了,亚马逊给了Best Seller标签。”

王秀兰没听懂,却在电话里笑出了声,“好,好,你小姨说,在电视上看见外国人用瑜伽垫,跟你卖的一样。”

三、资本游戏的入场券红杉资本的徐静第一次来仓库时,穿着驼色风衣,踩着高跟鞋在水泥地上咔哒作响。

“林总挺会抓风口啊。”

她扫过墙上的Google Trends图表,指尖停在“TikTok直播带货”的笔记上,“但你们现在还是夫妻店模式,想做大得融资。”

阳光从天窗斜射进来,在她脸上铺出明暗交界线,林远想起在苏宁总部见过的投行精英,个个都带着这样的锐利感。

Pre-A轮融资来得比想象中顺利。

徐静带着团队考察了三天,最后在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奶茶店拍板,“8000万,占股20%,估值4亿。”

她搅着冰沙,吸管碰到杯壁发出轻响,“但我有个条件,你得换掉现在的财务。”

周宇当场拍了桌子,“不可能!

老张跟我干了十年!”

林远按住他的手,看见徐静嘴角掠过的冷笑——那是猎手看见猎物服软时的表情。

真正的爆发来自TikTok直播。

林远在洛杉矶找了个华人团队,签约健身网红Amanda,策划了场“居家健身挑战”。

当Ama
,张总发来消息:“亚马逊全球开店计划,江苏区缺个懂线下零售的操盘手。”

他摸出烟盒,发现只剩半根,想起母亲昨天在电话里说:“晴晴考上南财了,你爸要是知道,得多高兴。”

大年初三,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铺大多还关着门。

林远蹲在3楼C区218号仓库门口,用钥匙刮掉门上的铁锈。

空气中飘着胶水和塑料的味道,他想起苏宁小店凌晨的理货区——同样的冷清,同样藏着即将爆发的生机。

“远哥,这地方租金30块一平,比杭州便宜一半。”

周宇拖着行李箱进来,这位前苏宁供应链主管的袖口还沾着搬家时的灰尘,“我把老家房子卖了,凑了20万。”

启动资金是55万:林远的40万(校园平台分红),周宇的20万,加上母亲抵押老家房产贷的50万。

王秀兰把存折推过来时,手指在“抵押贷款”几个字上停留很久,“隔壁李婶说,现在流行跨境什么的,你小心点。”

老人鬓角的白发又多了,在台灯下像层薄霜,少年时觉得无比坚实的脊背,如今竟有些佝偻。

选品会议开了整夜。

周宇对着电脑屏幕皱眉,“家居用品竞争太激烈,亚马逊BSR前100都是中国卖家。”

林远咬着笔杆,目光停在Google Trends的曲线图上——“home gym equipment”搜索量从2019年12月开始飙升,美国地区涨幅达217%。

他忽然想起在西安时,看见居家隔离的白领在小区里用瑜伽垫锻炼,“就做健身小件,瑜伽垫、弹力带、握力器,轻小件,好运输。”

二、风暴前夜的幸存者第一批货在2020年3月抵达宁波港。

林远站在集装箱码头,看着吊车将货柜缓缓吊起,海风中带着咸涩的腥气。

周宇举着对讲机大喊:“小心点,别刮花了包装!”

他摸出手机,屏幕上显示亚马逊后台数据:瑜伽垫上架三天,出单量127单,好评率95%。

忽然想起张总说过的话:“商业机会就像海浪,抓住前浪的尾巴,才能乘上后浪。”

转折发生在4月。

全球疫情爆发,海运价格飙升,上海到洛杉矶的集装箱运费从2000美元涨到8000美元,舱位一票难求
社区服务。”

刘畅拧开瓶盖,冰水顺着瓶身流到手腕,“别装了,你们挖走我们三个团长,当我不知道?”

远处传来肉铺的剁骨声,林远想起县城粮油店的午后——那时他总以为,商业竞争是课本里的概念,直到亲身入局才明白,每一寸市场都浸着血。

九月的南京暴雨倾盆。

林远在总部会议室汇报试点数据:南京单周GMV破百万,客单价45元,复购率68%。

张总忽然打断他,“西安的数据呢?”

他点开下一页,屏幕上跳出红色警告:“西安未央区团长集体跳槽至盒马。”

会议室里响起抽气声,有人低声嘀咕:“盒马给的佣金高5个点。”

“我申请去西安。”

林远听见自己的声音,像块扔进湖面的石头,溅起细碎的涟漪。

张总盯着他看了很久,忽然笑了,那抹红色高跟鞋在地毯上碾出个浅浅的印子,“好,给你三天时间,带不回数据,就回江北新区看店。”

散会后,她单独留下他,递来张名片,“这是省商务厅的人,‘便民生活圈’示范项目申报正在进行。”

深夜的西安街头,林远蹲在便利店门口吃泡面。

手机屏幕亮了,是陈立发来的消息:“校园平台被美团收购了,卖了80万,分你40万。”

蒸汽模糊了他的眼镜,想起四年前那个在跳蚤市场数钱的午后。

远处的钟鼓楼在雨幕中若隐若现,他摸出张总给的名片,在背面写下:“社区团购的本质不是佣金,是信任。”

凌晨两点,他敲开未央区最大团长王姐的家门。

屋里飘着臊子面的香味,王姐抱着孙子开门,警惕地看着他。

“我不是来谈佣金的。”

林远递过去袋奶粉,“我听说小宝缺钙,这是苏宁红孩子的进口奶粉,先试用。”

王姐愣住,孙子突然伸手抓住他的工牌,奶声奶气地喊:“叔叔,星星。”

工牌上的苏宁logo在灯光下闪了闪,像颗落入尘埃的星。

第三章 抓住跨境电商的黄金三年一、破釜沉舟的开疆者2019年除夕,南京新街口的霓虹灯在雨雾中碎成光斑。

林远站在苏宁总部楼下,看着玻璃幕墙上自己的倒影——工牌还挂在脖子上,领带松了两格,露出锁骨处淡淡的疤痕(大二搬货时被货架划伤的)。

手机震动
”。

王秀兰在电话里念叨:“晴晴说你们搞的是环保产业,好事。”

老人刚做了白内障手术,声音里带着刚睡醒的混沌,“隔壁李叔家儿子在青海开卡车,说那边的盐湖跟镜子似的。”

林远握着手机,望着窗外的梧桐树,想起二十年前跟着父亲去煤矿送货,卡车碾过碎石路的颠簸——命运的齿轮,总在不经意间转回原点。

二、资本杠杆的舞者并购第一家锂矿企业在立夏那天。

林远站在青海戈壁滩上,看着挖掘机劈开红色的山体,想起亚马逊仓库里的打包机——同样是对资源的攫取,前者带着原始的野蛮,后者裹着文明的糖衣。

周宇举着勘探报告走来,墨镜遮住半张脸,“锂含量300ppm,比预计高50%。”

他的袖口露出新纹的纹身,是只衔着橄榄枝的鹰——跨境电商赚的第一桶金,让这个曾经的供应链主管迷上了冒险。

真正的挑战是资本运作。

徐静的红杉团队再次出现,这次她穿着藏青色西装,高跟鞋踩在戈壁的沙地上,“我可以帮你做采矿权质押,最高能贷评估值的70%。”

她递来份文件,“但你得让红杉占新成立的产业基金20%份额。”

远处的盐湖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林远想起她曾经说过的话:“资本不是洪水猛兽,是杠杆,就看你怎么用。”

三个月里,林远用“质押—并购—再质押”的模式,控制了三家锂矿企业。

在西宁的融资会上,他对着台下的投资人举起酒杯,“我们的锂资源储量已经达到50万吨,按照现在的价格......”话音未落,台下传来冷笑。

说话的是宁德时代某供应商的负责人陈辉,“锂价早晚崩盘,你们这些投机者懂什么叫产业链?”

玻璃杯在林远手中轻轻一颤,他想起苏宁时期与盒马的竞争——每个赛道的入口,都站着守护旧秩序的守门人。

转折发生在秋末。

省环科院的专家沈曼第一次出现在工厂,她穿着白大褂,头发束在脑后,“你们的废水处理系统不符合新国标。”

她指着化验报告上的重金属含量,“再不改,下个月的环保评级就会降到C级。”

林远注意到她无名指上的戒指痕迹,想起徐静说过的话:“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需要个
员的破局密码“去江北新区吧,那边新开了三家苏宁小店。”

试用期第一天,直属领导把他叫到办公室,扔来份文件,“三个月内要是能让单店日均销售额破两万,就给你转正。”

林远翻开《苏宁小店运营手册》,目光停在“社区便民服务”章节,想起上周在地铁看见的场景:拎着菜篮子的阿姨抱怨早市太远,上班族捧着便利店饭团匆匆赶路。

江北新区的小店面积只有80平米,货架上摆着日用品和预包装食品,收银台边的微波炉积着油渍。

林远换上蓝色工服,跟着老店员理货,听见买菜的王大妈嘟囔:“菜都蔫了,还卖这么贵。”

他蹲在冷柜前,看见生菜叶上的水珠凝成细流,滴在价签上——“生菜5.98元/斤”,比农贸市场贵了一倍。

第三天凌晨四点,林远出现在惠民桥水产市场。

腥气扑面而来,他跟着批发商挑活虾,手指被虾钳扎出血。

“小伙子,要做早市?”

卖菜的张叔递来副胶手套,“五点半前得摆出去,晚了大爷大妈就去超市了。”

天光渐亮时,他推着满载的三轮车回小店,看见晨跑的年轻人盯着他汗湿的后背——那身笔挺的工服已经皱得像隔夜的油条。

“早市生鲜预售,当天下单,次日六点半到货。”

林远在店门口支起海报,旁边摆着新鲜的草莓和活鱼。

王大妈凑过来,捏了捏西红柿,“能便宜点不?”

他递过去塑料袋,“预付定金享九折,您试试?”

第一单成交时,电子秤显示3.7斤西红柿,收款12.8元。

他在笔记本上画下第一个勾,旁边写着:“用户对价格敏感,但更在意便利性。”

两周后,总部发来销售数据:江北新区店日均销售额从1.2万涨到2.8万,生鲜品类占比从15%提升至42%。

林远站在仓库里清点库存,听见手机震动,是林小夏发来的消息:“我下周去北京实习,要不要见一面?”

他看着窗外的夕阳,想起校园里那个递教材的午后,指尖在键盘上悬了很久,最终只回了个“好”。

三、棋盘上的过河卒见面是在新街口的星巴克。

林小夏穿着米色风衣,颈间戴着他送的银项链——那是用校园创业赚的第一笔钱买的。

“我可能毕业后就留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