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其他类型 > 你是我的星光彼岸苏清言清言后续+完结

你是我的星光彼岸苏清言清言后续+完结

特隆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甚至产生了退学的念头。就在我最绝望的时候,当时的班长,一个和我并不熟络的女生,悄悄塞给我一个信封。她说:“是隔壁班的苏清言托我转交给你的。”我当时愣住了。苏清言?她怎么会……?信封里是几张皱巴巴的纸币,数目不算多,但对我当时捉襟见肘的家庭来说,是雪中送炭。还有一张小小的字条,上面是她清秀的字迹,写着:“别放弃,光就在前面。”没有署名,没有多余的安慰,只有这简短而平静的一句话。我至今不知道她是如何得知我的困境的,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会选择用这种方式帮助一个几乎没什么交集的、性格孤僻的男同学。但那份不带任何怜悯的、平静的鼓励,像一道微弱却坚定的光,支撑着我走过了那段最难熬的日子。后来,等家里情况稍微好转,我想把钱还给她。我鼓足勇气在图书馆门...

主角:苏清言清言   更新:2025-05-06 15:2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清言清言的其他类型小说《你是我的星光彼岸苏清言清言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特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甚至产生了退学的念头。就在我最绝望的时候,当时的班长,一个和我并不熟络的女生,悄悄塞给我一个信封。她说:“是隔壁班的苏清言托我转交给你的。”我当时愣住了。苏清言?她怎么会……?信封里是几张皱巴巴的纸币,数目不算多,但对我当时捉襟见肘的家庭来说,是雪中送炭。还有一张小小的字条,上面是她清秀的字迹,写着:“别放弃,光就在前面。”没有署名,没有多余的安慰,只有这简短而平静的一句话。我至今不知道她是如何得知我的困境的,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会选择用这种方式帮助一个几乎没什么交集的、性格孤僻的男同学。但那份不带任何怜悯的、平静的鼓励,像一道微弱却坚定的光,支撑着我走过了那段最难熬的日子。后来,等家里情况稍微好转,我想把钱还给她。我鼓足勇气在图书馆门...

《你是我的星光彼岸苏清言清言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甚至产生了退学的念头。

就在我最绝望的时候,当时的班长,一个和我并不熟络的女生,悄悄塞给我一个信封。

她说:“是隔壁班的苏清言托我转交给你的。”

我当时愣住了。

苏清言?

她怎么会……?

信封里是几张皱巴巴的纸币,数目不算多,但对我当时捉襟见肘的家庭来说,是雪中送炭。

还有一张小小的字条,上面是她清秀的字迹,写着:“别放弃,光就在前面。”

没有署名,没有多余的安慰,只有这简短而平静的一句话。

我至今不知道她是如何得知我的困境的,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会选择用这种方式帮助一个几乎没什么交集的、性格孤僻的男同学。

但那份不带任何怜悯的、平静的鼓励,像一道微弱却坚定的光,支撑着我走过了那段最难熬的日子。

后来,等家里情况稍微好转,我想把钱还给她。

我鼓足勇气在图书馆门口等她,把钱递给她。

她却只是看了我一眼,淡淡地说:“不用还了。

就当是我投资你的未来吧,等你以后发达了再请我吃饭。”

“发达”,这个词从她口中说出来,没有丝毫的嘲讽意味,反而像是一种……笃定?

我当时窘迫得说不出话,只能看着她转身离开的背影。

这些年,我从未“发达”,只是成为了一个普通的书店老板。

但这份迟到的感谢,或者说,是了结,我一直记在心里。

我想,也许可以趁着校庆这个难得的机会,把这份感谢送出去。

不是钱,而是一件能代表我心意的东西。

或许是一本书,一本我精心挑选的、她可能会喜欢的、绝版的诗集,作为当年那份善意的回馈。

然后,彻底放下,彻底告别。

最终,我决定去。

不为别的,就为了完成这个迟到了七年的仪式。

校庆当天,锦城中学门口张灯结彩,人头攒动,比我记忆中任何时候都要热闹。

许多穿着体面、看起来功成名就的校友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在巨大的签名墙前合影留念,谈笑风生,交换着名片。

空气中弥漫着重逢的喜悦和成功的气息。

我穿着洗得有些发白的格子衬衫和牛仔裤,背着一个洗得更旧的帆布包,里面装着那本用牛皮纸精心包好的诗集。

我站在人群外围,看着那些光鲜亮丽的身影,感觉自己
带着一种特有的、空灵而缥缈的质感:“灵感……其实来源于很多东西。

可能是一本书,一部电影,可能是某个黄昏看到的落日,也可能……是记忆里某个模糊的影子,或者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对于遥远之物的向往和追寻吧。

《彼岸星光》,它更多的是在写一种状态,一种距离感,一种渴望被理解、渴望靠近却又无法触及的心情。”

她的回答,诗意而模糊,像她歌词的风格一样,充满了想象空间,却又巧妙地回避了问题的核心。

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主持人显然还想继续深挖,他转而笑着问向台下的江哲:“江哲,作为清言的好朋友和重要的合作伙伴,你肯定对这首歌有更深的理解。

在你看来,清言心中的‘彼岸’和‘星光’,会是什么样的呢?”

江哲接过旁边递来的话筒,笑容迷人,风度翩翩:“清言的音乐总是像诗一样,留给大家很多解读的空间。

我想,每个人听这首歌,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和答案吧。

对我来说,能够和清言这样才华横溢的音乐人合作,本身就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互相成就。

至于‘彼岸’和‘星光’……”他故意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台上的苏清言,眼神里充满了缱绻的笑意,语气也变得意有所指,“或许,有时候最亮的星光,其实就在身边,只是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彼岸’,需要一点勇气去跨越吧。”

他的话,无疑是在暗示他和苏清言之间那层“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暧昧关系,引来了台下一阵更加热烈的、带着祝福意味的起哄声和掌声。

我看着台上台下默契互动的他们,一个清冷如月,一个耀眼如星,在所有人的眼中,他们无疑是天造地设、无比般配的一对。

聚光灯、掌声、祝福……所有的一切都属于他们。

而我,只是这盛大光影下,一个蜷缩在角落里、无人注意、甚至有些多余的尘埃。

巨大的失落感再次将我淹没。

就在这时,台上的苏清言,似乎在回应江哲的话,又似乎只是在结束发言前习惯性地扫视全场,她的目光,再一次,穿过数百米的人群和浮动的光影,似乎有意无意地,又一次落在了我所在的方向。

这一次,她的眼神里,似乎不再是惊讶和
微不足道的、连我自己都早已遗忘和否定的所谓“才华”和“灵气”?

巨大的震惊、难以置信、以及一种迟来的、排山倒海般的酸楚和悔恨,瞬间冲击着我的五脏六腑,让我几乎无法思考,也无法呼吸。

我一直以来的自卑、退缩、那些关于我们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的论断,在这一刻,显得如此的愚蠢、如此的可笑,如此的……不可原谅。

我误解了她。

从头到尾,都误解了她。

我不仅误解了她,甚至还在用我的冷漠和疏离,一次又一次地……伤害了她吗?

校庆那天在图书馆,她问我“只是谢谢吗?”

时,眼神里那转瞬即逝的失望……咖啡馆里,她问我为什么不再写诗时,那带着惋惜的探究……还有那封匿名的道歉邮件……每一个细节,此刻都像被放大了无数倍,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变成了一把把尖锐的刀子,狠狠地剜着我的心。

窗外,不知何时,雨点开始密集地敲打着仓库破旧的窗户,淅淅沥沥,然后越来越大,变成了滂沱大雨。

雨声混杂着我胸腔里剧烈的心跳声,以及血液奔流的轰鸣声,将我彻底淹没。

9 雨夜的奔赴与迟到七年的告白雨,下得越来越大,像是要把整个城市都冲刷一遍,洗去所有的尘埃和……误解。

我一个人坐在黑暗冰冷的仓库里,任由窗外哗啦啦的雨声和内心翻江倒海般的惊涛骇浪将我彻底吞噬。

陈雪在电话里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滚烫的烙铁,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反复灼烧着我的神经。

那把钥匙,终于打开了我尘封已久的记忆闸门,也打开了我一直以来刻意回避、甚至扭曲了的情感真相。

我像一个溺水的人,在汹涌的回忆洪流中拼命挣扎,试图抓住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救命稻草般的细节。

我想起高三毕业前夕的那个夜晚,也是一个闷热的夏夜。

我因为心情烦躁,独自一人溜达到那个早已废弃的旧画室附近散心。

画室的窗户没有关严,我听到里面传来断断续续的、不成调的吉他声,和一阵极轻极轻的、带着叹息般的哼唱。

我悄悄走近,透过窗户的缝隙,看到是苏清言。

她一个人坐在画板前,怀里抱着那把旧吉他,没有开灯,只是借着窗外微弱的星光
和远处操场的灯光,低着头,手指笨拙地拨弄着琴弦。

她哼唱的旋律很零碎,歌词也听不真切,但我能感受到那旋律中蕴含的一种难以言喻的……忧伤?

迷茫?

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当时我以为她只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和未知的未来而烦恼,现在想来,她是不是……正在孕育着那首关于“彼岸”和“星光”的歌?

而我,这个“很安静,很有才华,但总喜欢把自己藏起来的人”,当时,或许就在离她不远的地方?

我又想起校庆那天,在图书馆那个洒满夕阳的角落。

当我把那本代表着“了结”的诗集递给她时,她接过书,看到卡片上那句冰冷的“谢谢”,抬起头看着我,轻声问:“只是……谢谢?”

她当时的眼神,那里面清晰可见的……是失望啊!

我当时竟然完全没有读懂!

我以为她是嫌弃我的礼物,或者不愿再与我有所牵扯!

还有在我的书店,那个阳光慵懒的下午。

她拿起那本夹着我手作书签的泰戈尔诗集,问我:“你……还在写诗吗?”

当我用那样一种自我否定和逃避的语气回答“早就…不写了”的时候,她眼中的那丝惋惜……是真的在为我感到可惜吗?

为我放弃了她眼中所谓的“天赋”而可惜?

原来,她一直在等。

她一直在用她那独特而隐晦的方式,向我发出信号,试图靠近我,试图让我看到她眼中的那个我。

她在等我走出那个由自卑和怯懦构筑起来的、自我隔绝的“彼岸”,等我看见她努力想要传递给我的、属于我的那点微弱的“星光”。

而我呢?

我这个彻头彻尾的笨蛋!

懦夫!

我一次又一次地后退,一次又一次地用冷漠、疏离、甚至自以为是的“为她好”来回应她。

我亲手斩断了那些她小心翼翼伸过来的、可能连接我们两个世界的脆弱丝线。

我甚至,连那本代表着我迟到了整整七年的“感谢”的诗集,都没有让她收下!

我让她带着怎样的失望和……或许是彻底的死心,离开了那个图书馆?

巨大的、难以言喻的懊悔和愧疚,像冰冷的潮水,瞬间将我从头到脚浇透,比窗外的暴雨还要冰冷刺骨。

不!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我不能再躲在我的壳里,不能再让误会继续下去!


依旧是那个万众瞩目的大明星,行程排得满满当当,生活在无数闪光灯和镜头的追逐之下,一举一动都会被无限放大和解读。

而我,依旧是那个喜欢安静、习惯了独处的普通旧书店老板,守着我的方寸之地,过着平淡得近乎乏味的生活。

媒体的关注和猜测,在她工作室那份声明之后,虽然平息了一段时间,但并未真正停止。

偶尔还是会有一些捕风捉影的报道出现。

江哲那边,似乎也并没有完全死心,偶尔还会通过一些合作或者采访的机会,似有若无地提及她,制造一些话题。

但这一次,我们选择了共同面对,而不是逃避或者隔绝。

我们没有选择公开恋情,那对她、对我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只是小心翼翼地,用属于我们自己的、笨拙却真诚的方式,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失而复得的连接。

在她没有行程的午后,她会像现在这样,悄悄地来到我的书店,不带助理,不带任何人。

她会窝在那个靠窗的、如今已经被我换上新坐垫的旧沙发里,安静地看书,阳光洒在她身上,像一幅美好的油画。

或者,我们会小声地聊聊天,聊她最近遇到的有趣的人和事,聊我又淘到了什么有意思的旧书,聊我们各自对某部电影或某本书的看法。

偶尔,我也会去看她的演唱会或者音乐节。

不再是像七年前那样,连票都不敢买,只能在场外听个响;也不再是像校庆那天一样,躲在最黑暗、最遥远的角落里,偷偷地看她。

她会悄悄地、通过她的助理,给我留一张视野最好的、在最不引人注目的位置的票。

我会坐在那里,看着她在璀璨的舞台上,像真正的星辰一样发光发亮。

当她再次唱起那首《彼岸星光》时,我们的目光,偶尔会在昏暗的场馆中,穿越人群,短暂地交汇。

那一刻,不需要任何言语,只有我们彼此才懂的默契和温柔,在空气中静静流淌。

“对了,”苏清言像是想起了什么,从她那个看起来很贵的包包里,拿出了一个很小巧的、专业级别的录音笔,递给我,“上次你给我看的那首……你高中时候写的诗,我……我试着帮你谱了个简单的曲子,你听听看?

不知道你喜不喜欢……”我有些惊讶地接过录音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