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投影数据在空中闪烁。
他——或者说另一个“他”,正站在这些光影中,冷静地选择着一个个淘汰者。
不是出于恶意。
也不是惩罚。
只是打分、分类、抹除。
像是在清理数据库。
系统提示:第三轮测试即将开启任务形式:推理与行为验证请注意:系统将不再提供客观答案测试内容如下——任务名称:寻找“非玩家”当前场内人数:83人系统已随机设定1名“非玩家”(即伪装者)混入当前玩家之中。
你们需要在接下来的20分钟内,通过自由互动、提问、合作等行为判断该人身份。
所有玩家将共同投票决定嫌疑人,得票最多者被“清除”。
若误清玩家,系统将随机再清除两人作为惩罚。
请注意:非玩家可能表现出完全的人类情绪,甚至拥有你熟悉的面孔。
只有掌握“非逻辑性”的人类,才可能识别出漏洞。
这一次,所有人都不再叫嚷了。
沉默,是唯一的应激反应。
因为所有人都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系统在训练我们彼此为敌。
—大厅的中部升起了几个可供站立的平台,每个平台上站着五名玩家。
言知被分到第六组,他身边站着四人:• 3号:那个冷峻男人,叫江岸。
• 14号:皮肤苍白的女人,几乎不说话。
• 41号:身材消瘦的年轻男孩,看上去不到20岁。
• 56号:一个笑容温和的中年人,目光却异常锐利。
平台上的氛围像是一场审判开始前的静默。
江岸先开口了。
“我们不用自曝身份,只说一点:你小时候最喜欢的味道是什么?”
41号男孩一愣,紧张道:“甜的。
糖浆味。”
14号女人低声:“我闻不出味。”
56号中年人笑笑:“炸鸡。
我小时候偷吃,后来才知道,那时候我妈不敢吃肉。”
言知沉默片刻,说道:“橡皮的味道。”
三人看向他。
“我小时候考试前会啃橡皮。
焦虑。”
他顿了顿,“后来才知道那叫‘口欲焦虑’。”
江岸若有所思地扫了他一眼。
“合理。”
他说。
接着是第二轮问题。
由系统指定:请每人描述一次对死亡的真实情绪体验。
这道题一出,41号男孩脸色立即发白。
“我……我死过一次。
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