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过她了。”
“王总啊,您要的那个方案,我催过小李好几次了,这孩子现在做事啊,就是不够积极主动,让您见笑了。”
这种背后捅刀子的行为,让我们非常愤怒。
但我们沉住气,没有和她正面冲突。
我们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
我们私下里加强了沟通,互相鼓励,并且更加注意保留证据。
张曼在微信群里含沙射影的批评、甩锅给我们的邮件,都被我们一一截图保存。
最阴险的一次,是针对小李的。
小李年轻,性格相对单纯一些。
张曼抓住一个项目中的小失误(其实是她自己指令不清导致的),把小李叫到办公室,关起门来痛骂了将近一个小时。
据小李后来含泪告诉我和王哥,张曼不仅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她头上,还上升到了人身攻击,说她“脑子笨长得漂亮有什么用,还不是个花瓶一点眼力见都没有,难怪找不到男朋友”。
最后,张曼甚至暗示,如果小李“聪明”一点,多“表现表现”,或许可以“将功补过”,甚至在职业发展上“帮她一把”。
小李出来的时候,眼睛红肿,脸色苍白,浑身都在发抖。
我和王哥赶紧把她拉到楼梯间安慰。
“她……她太过分了!
呜呜呜……”小李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她怎么能那么说我?
她还暗示我……呜呜……太恶心了!”
“别哭,小李。”
王哥递给她纸巾,声音低沉而愤怒,“这个女人,简直没有底线!”
我拍着小李的背,心里也燃起了熊熊怒火。
张曼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职场PUA了,这是赤裸裸的人格侮辱和职场骚扰!
“小李,她跟你说的这些话,你录音了吗?”
我急忙问。
小李摇摇头,抽泣着说:“我……我当时吓懵了,忘了……”我心里咯噔一下,暗道可惜。
但随即安慰道:“没事,没录到也没关系。
重要的是,我们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
以后我们更要小心,保护好自己。”
这次事件,反而更加坚定了我们反抗的决心。
张曼的所作所为,已经触碰了我们的底线。
我们意识到,对付这种人,光摆烂可能还不够,必须要有更硬核的手段。
与此同时,我们摆烂的后果开始显现得越来越明显。
由于我们不再主动承担额外工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