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林小羽周言的其他类型小说《未寄出的银杏树枯叶信笺林小羽周言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键盘炒饭”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白的毛线团在指间打着转。书桌上堆着未拆封的航空信封,邮戳日期从去年深秋绵延到现在,最上面那封边角卷起,沾着可疑的水渍,倒像是被泪水泡过又晒干的模样。“小羽,甲方催稿了。”编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惊得她打翻了调色盘。钴蓝色颜料在画纸上洇开,像片被污染的银杏叶海。她慌忙用纸巾去擦,却把颜料蹭得更开,恍惚间竟觉得这团混乱的蓝,倒比精心绘制的插画更贴近她此刻的心境。深夜的画室只剩台灯昏黄的光晕,林小羽盯着电脑屏幕上未完成的插画,手机突然震动。周言发来消息:“今晚通宵,别等。”配图是办公室凌晨三点的落地窗,玻璃映出他疲惫的侧脸,身后是堆积如山的图纸,像座永远翻不过的山。她握着手机的手渐渐发冷,想起他曾说要用银杏叶写信,可最后寄来的,不过是几张印...
《未寄出的银杏树枯叶信笺林小羽周言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白的毛线团在指间打着转。
书桌上堆着未拆封的航空信封,邮戳日期从去年深秋绵延到现在,最上面那封边角卷起,沾着可疑的水渍,倒像是被泪水泡过又晒干的模样。
“小羽,甲方催稿了。”
编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惊得她打翻了调色盘。
钴蓝色颜料在画纸上洇开,像片被污染的银杏叶海。
她慌忙用纸巾去擦,却把颜料蹭得更开,恍惚间竟觉得这团混乱的蓝,倒比精心绘制的插画更贴近她此刻的心境。
深夜的画室只剩台灯昏黄的光晕,林小羽盯着电脑屏幕上未完成的插画,手机突然震动。
周言发来消息:“今晚通宵,别等。”
配图是办公室凌晨三点的落地窗,玻璃映出他疲惫的侧脸,身后是堆积如山的图纸,像座永远翻不过的山。
她握着手机的手渐渐发冷,想起他曾说要用银杏叶写信,可最后寄来的,不过是几张印着建筑草图的便签纸,边角用铅笔潦草地写着 “勿念”。
梅雨季来临时,电话线成了悬在两人之间的蛛丝。
林小羽的插画展筹备进入白热化,她数着日子盼周言回来,却在电话里听见他说:“实在走不开,这次投标对我很重要。”
听筒里传来文件翻动的沙沙声,混着他压抑的咳嗽,像砂纸磨过她的心脏。
“那我们的纪念日呢?”
她听见自己带着哭腔的声音,而回应她的,只有漫长的沉默,和远处打印机的嗡鸣。
暴雨倾盆的夜晚,林小羽蜷缩在画室角落,翻出周言送的银杏叶书签。
刻痕里不知何时卡进了细小的灰尘,“愿与你共赏每一季银杏” 的字迹被岁月磨得模糊,倒像是被泪水泡软的誓言。
窗外的银杏树在风雨中剧烈摇晃,金黄的叶子被成片撕扯下来,飘落在积水里,像极了他们正在破碎的爱情。
争吵来得毫无预兆。
林小羽在电话里说起画展的困境,希望得到他的安慰,却换来一句:“你能不能别总这么任性?
我每天累得要死,哪有精力管这些。”
这句话像把锋利的剪刀,“咔嚓” 一声剪断了那根脆弱的蛛丝。
她握着听筒的手不住颤抖,“周言,你变了。”
而他的声音带着不耐烦的疲惫,“是你不懂现实,我这么拼命还不是为了我们的未来!”
挂断电
止的顿挫。
自那次在落叶堆里初遇,已过去整整三十七个黄昏,而他总在暮色最浓时出现,带着松木香气的速写本,和袖口永远散不去的铅笔灰。
话后,林小羽盯着窗外的雨幕发呆。
雨水顺着玻璃蜿蜒成河,在窗棂上划出扭曲的纹路,像极了她此刻混乱的思绪。
她想起从前在银杏树下,周言会用树叶拼成她的名字,那些温柔的举动与如今电话里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刺痛着她的心。
冷战的日子里,林小羽疯狂地画画,仿佛只有在颜料与画布的碰撞中,才能暂时忘却内心的痛苦。
她的插画风格变得阴郁,原本明亮的银杏叶在她笔下染上了灰黑色的阴影,像是在诉说着爱情的变质。
而周言的消息越来越少,偶尔发来的几条,也不过是简单的 “忙好嗯”,像是敷衍的应答。
深秋的某个清晨,林小羽收到周言寄来的包裹。
打开一看,是几片干枯的银杏叶,叶脉脆弱得一碰就碎,还有一张字条:“项目结束了,想静一静。”
她望着窗外飘落的银杏叶,突然觉得自己就像这些叶子,曾经鲜活灿烂,如今却在现实的寒风中逐渐枯萎。
画室的暖气发出轻微的嗡鸣,林小羽把脸埋进膝盖,泪水无声地滑落。
电话线依旧安静地躺在桌上,却再也不会响起周言温柔的声音。
那些曾经在银杏树下许下的誓言,那些甜蜜的回忆,都在现实的冲击下支离破碎,只留下满心的伤痕与无尽的遗憾。
而窗外的银杏树,依旧在寒风中摇曳,见证着这段爱情的消逝,等待着下一个春天的到来,却不知是否还能迎来属于他们的温暖。
4 替身银杏2015 年的秋雨裹着铁锈味,林小羽握着公园宣传册的指尖微微发颤。
扉页上那棵银杏树的照片泛着冷白的光泽,像极了周言离开后第七个冬天,她在画室里对着枯萎的银杏标本画下的最后一幅画。
画稿早已不知去向,就像那些被时光碾碎的诺言。
推开公园铁门时,潮湿的风卷着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
那棵银杏树立在人工湖畔,树干上新刷的保护漆泛着油亮的光,却遮不住树皮上纵横交错的裂纹 —— 那些伤痕像极了她心底愈合又裂开的伤疤。
林小羽的帆布鞋碾过满地半黄不绿的叶子,枯叶碎裂的声响让她想起周言最后一次挂断电话时,听筒里刺耳的忙音。
“需要帮忙吗?”
身后传来的声音裹着十二年的尘埃
着诡异的青黑色,字迹模糊得几乎辨认不出:“2013.9.23 我终于明白,有些诺言就像银杏果,剥开苦涩的外皮,里面或许根本没有果仁。”
“这棵树的根系还没扎稳,” 周言突然将铁盒推向她,盒盖边缘的刮痕与当年的书签如出一辙,“就像我们,这么多年,都在拼命寻找对方的影子,却忘了影子再像,终究不是本体。”
他的袖口滑落,露出腕间褪色的银杏叶纹身,边缘已经晕染成模糊的色块,倒像是被泪水泡发的誓言。
雨声渐歇时,林小羽走到树下。
潮湿的树皮贴着脸颊,凉得惊人,却比电话里那些冰冷的争吵更让人安心。
周言的脚步声在身后响起,带着当年爬上石凳挂许愿牌时的节奏。
“其实那天写的是,” 他的呼吸扫过她耳后,“愿我们的爱情像银杏,即便经历寒冬,也能在春天重新发芽。”
林小羽转身时,泪水终于决堤。
周言的衬衫领口还沾着建筑图纸的铅笔灰,就像十二年前那个跌坐在银杏叶堆里的少年。
他们的影子在湿漉漉的地面交叠,与树影融为一体,分不清哪片是新叶,哪片是旧痕。
而那棵替身银杏,正抖落满身雨水,在暮色中舒展枝桠,像是要接住那些迟到了十二年的,未落的诺言。
茶室的灯忽然亮起,暖黄的光晕里,林小羽看见周言鬓角的白发闪着细碎的光。
她想起书签上那处刻坏的笔画,此刻却觉得,或许正是那些不完美的裂痕,才让这份感情有了真实的温度。
雨又开始下了,这次的雨滴落在银杏叶上,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时光在低声诉说,那些被岁月辜负的,终将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5 余生的枯叶信笺2023 年的秋风卷着细沙,掠过公园的银杏树梢时,发出碎瓷相碰的声响。
林小羽坐在藤编摇椅上,看着周言戴着老花镜,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片枯叶。
那枚银杏叶书签躺在红木匣子里,历经岁月打磨,边缘的锯齿早已变得温润,却仍倔强地保留着当年未刻好的瑕疵。
“你看这叶脉,” 周言的声音像台老旧的留声机,沙哑里带着沙沙的杂音,“倒比我们的血管还清晰。”
他的手背上布满褐色的老年斑,像极了银杏叶上的锈斑
,却稳稳地将枯叶嵌入相框。
玻璃反光中,林小羽瞧见自己鬓角的白发,恍惚间与窗外纷飞的银杏叶融成一片霜雪。
他们的故事成了公园里老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年轻情侣总爱凑过来,听林小羽讲那枚带着血珠的书签,看周言比划着当年摔在银杏叶堆里的狼狈模样。
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那些被岁月揉碎的裂痕,是如何在时光里慢慢结痂。
某个梅雨季,林小羽在整理旧物时,翻出个铁盒。
十二片干枯的银杏叶泛着诡异的青黑色,背面的字迹早已晕染成模糊的色块。
“2004.3.152010.11.7”…… 日期像串断了线的念珠,散落在记忆深处。
周言看见后,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浑浊的泪水顺着皱纹沟壑蜿蜒而下,在铁盒边缘凝成小小的水洼。
“那时候总觉得,” 他摩挲着叶面上的裂痕,“爱情像银杏树,砍掉枝桠还能重生。
后来才明白,有些伤口永远带着疤痕,倒比完好无损更真实。”
窗外的雨打在玻璃上,将他的影子拉得支离破碎,与铁盒里的枯叶重叠成一片斑驳。
孙辈们总爱缠着他们讲故事。
林小羽便指着墙上的银杏叶标本,讲那个 “愿与你共赏每一季银杏” 的誓言;周言则掏出褪色的建筑图纸,说当年如何把银杏叶的纹路画进大厦的窗框。
孩子们咯咯笑着,用稚嫩的蜡笔在纸上涂鸦,歪歪扭扭的线条里,藏着新一代对爱情的憧憬。
深秋的某个清晨,林小羽发现周言在书房对着电脑发呆。
屏幕上是他们年轻时的照片 —— 银杏树下,他的白衬衫沾着颜料,她的发间别着银杏叶。
“我们年轻时,” 他头也不回地说,“总把爱情想得太完美,像你画里没有瑕疵的银杏叶。”
他的声音突然哽咽,“现在才懂,那些争吵、离别,都是岁月给爱情上的釉彩。”
冬至那日,周言发着高烧,却固执地要去看银杏树。
林小羽推着轮椅,在结冰的路面上小心翼翼地前行。
寒风卷起他单薄的围巾,露出后颈那道淡褐色的疤痕 —— 是当年挂许愿牌时被树枝划伤的印记,如今却像条褪色的缎带,系着他们半生的情缘。
“还记得书签上那处刻坏的笔画吗?”
周言仰头
最新评论